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全国秋粮已收获近三成 主产区秋收进度加速推进

2024-09-30 11:00:3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李栋 王天乐)当前,全国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26.3%,同比快2.1个百分点,各地正加速推进秋收进度。

秋分过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玉米迎来收获季。在二安镇的万亩高标准示范田中,大型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摘穗、秸秆粉碎、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穗倾倒进车斗。

“今年雨水足,再加上科学管理,玉米长势好,产量也高。”望着从收割机卸粮管倾泻而下的玉米,二安镇魏湾村村民魏爱勤心里乐开了花,“现在采用机械化收割,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更减少了因人工收获带来的粮食损失。”

良机给力,良法得当,玉米增产潜力大。“技术人员一方面指导农户科学收获、颗粒归仓,一方面因地施策,指导农户适时玉米晚收。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和稳定粒重,提高玉米产量。”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内黄县高级农艺师杨广军算了一笔账,农户适时晚收10天左右,每亩玉米能增产100斤,增收100元。

据杨广军介绍,今年秋收期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成立8个“三秋”生产工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种粮农民开展“三秋”生产,抓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做到应收尽收,应种尽种。

“三秋”生产既是今年粮食生产的收官战,又是来年夺丰收的第一季,必须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好。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粮面积继续增加,当前在田作物长势较好,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有良好基础。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随着秋粮作物陆续开始大面积收获,粮食收储部门已积极部署秋粮收购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预计,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与上年总体持平。“有关部门将针对不同品种市场供求形势精准施策,做好粮食收储调控工作,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全力保障农民售粮顺畅、粮食市场运行平稳。”

粮食生产一茬接着一茬。“秋收过后,仍要千方百计稳定今年冬小麦生产,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出苗质量,培育冬前壮苗,保障小麦安全越冬,为明年粮食丰收开好头、起好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税收数据显示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
下一篇:河北衡水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