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体卫融合” 助推健康江苏高质量发展

秦利君    2024-01-15 11:07:07    光明日报

建立并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健康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将运动处方应用于全员多场景健康促进及康复管理服务,构建运动处方应用体系平台,有助于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卫融合”,契合新时代健康事业发展的新需求。近5年来,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坚持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主体,协同中国生理学学会运动生理专委会、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上海糖尿病研究所等科研所,江苏省老年医院等省内医疗机构,以及南京宽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南京读动信息科技公司等企业,共同推进运动处方库建设。各方合力建设“江苏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创新平台”,开展“运动处方个性化精确指导方案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共性技术研究,重点实施“慢性病运动处方实施与健康促进关键技术智能化应用平台”联合攻关,实现临床慢性病运动干预的评估、实施、反馈、再评估和再实施的一体化流程,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测试、评估、指导三级智能运动处方体系及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大支撑体系

彰显“江苏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创新平台”建设新特色

“江苏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创新平台”主要依托“智慧步道健身运动处方库研发与整体解决方案”“常见慢性疾病运动处方实施与健康促进关键技术智能化应用平台”和“全民运动健康的科普基地建设与普惠活动”三大支撑体系建设而成。协同创新中心构建覆盖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不同应用场景的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平台,联合专业人才传播运动健康理念,助力健康江苏建设。

智慧步道健身运动处方库研发与整体解决方案由南京读动信息科技公司、南通铁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协同南京体育学院团队共同建设。方案依托两项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重点研发课题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库建设项目“成年人运动处方(20-60岁)”,整合运动数据采集、体能数据采集、体质数据采集、数据呈现和云平台管理五大模块,以“测评导练”为核心,开发了基于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应用场景的“运动处方”式闭环科学健身系统,旨在通过智慧、无人化的运动管理与指导方式,提升群众运动健身效率。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实现了“智慧步道”由一代设计到二代升级量产,再到三代智慧步道健身系统的场景设计与技术迭代,建立了户外健身步道智能化的完整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份54个市共建成210条智慧步道,占全国同类市场份额近50%。

常见慢性病运动处方实施与健康促进关键技术智能化应用平台由无锡市惠山康复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东南大学中大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南京体育学院“运动防控慢病研究”团队合作建设。平台开展“基于IOT云平台探索体医融合促进慢病管理机制的研究”“慢性病运动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体卫融合背景下基层医院慢病人群智能化运动干预的应用研究”等系列研究。研究团队针对常见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肌肉衰减综合症、肥胖)运动处方展开随机对照实验获取循证依据,将多种运动方式、智能化老年运动测评设备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在三甲医院及基层社区医院建立多个智慧运动健康促进示范站,为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建立省时、省力、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化运动处方应用体系平台。截至目前,已建成智能化慢病干预运动处方平台3个,获取发明专利5项;发表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4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5项。平台协同行业专家合作制定“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协助政府机关建设25个“江苏省体卫融合运动控糖站”、32家“南京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站/点”“江苏省运动控糖站”等惠民站点,服务人口近5万余人次。平台推动基层医院应用智能化运动处方,着力为地方健康事业发展助力。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0例糖尿病人开展运动干预,平均每人每月药物支出费用相比运动干预之前节省141.7 元。协同创新中心与南京市宽乐科技健康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宽乐健康”智能运动健康管理一体机,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测评报告、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指导、运动锻炼打卡,产品已经对接50个社区医院和基层卫生院,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国家级全民运动健康科普基地建设与运动处方专业人才培育工作,依托“南京体育学院走跑健身科普基地”“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建)科学健身科普基地”2个国家级运动健康科普基地建设,构建省级运动处方人才专家库,通过多媒体渠道向群众传播健康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协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建设运动处方师培训基地,为全省体育、医疗、卫生系统培训具备运动处方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科普活动84期,现场直接参与人数超1万人次;开展江苏省运动处方师培训共14期,受训人数1388人。

五大保障机制

赋能“江苏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兵团作战”式联合攻关机制,先行先试,强化创新,在人才、资源管理、绩效评估、成果转化等机制上形成特色经验与制度。

优化人才制度,创新联合攻关的人才引进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坚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项目联合攻关的第一要素,持续推行“全职与兼职”“固定与流动”“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引进与聘任机制,以“任务导向与分类合作”为原则,聘请来自医疗卫生、IT工程、体育和康复领域的高层次专家6名。

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制,创新联合攻关的有组织科研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制,负责统筹规划联合攻关的人才团队组建、科创平台资源共享以及协同路线,推动牵头高校与协同单位共建“智能化运动处方研究”“体医融合慢病干预研究”等产学研联合研究团队。有效整合协同创新中心、企业、科研院所、医院等多机构的核心要素资源,以重大任务为纽带,以优势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实验室为创新依托,为联合产学研攻关提供组织保障。

筑牢大平台,创新联合攻关的资源生成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科技服务、委托开发、与企业联合共建等方式, 搭建大平台,积极探索省级平台与协同单位分布式平台的集成模式与运行机制,优化要素资源融合,推动科研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聚集。

激发新动能,创新联合攻关的评价激励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改变科研项目传统衡量标准,重视科创团队及成员的创新价值、能力、贡献,聚焦“四链融合”中的“位”与“为”,实行分类绩效考核,激发多主体创新要素的积极性与新动能。

聚焦成果转化,创新联合攻关的一体联动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针对“运动处方个性化建设”“慢性病运动干预载体建设及落地模式”等现实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提高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等咨询服务系统与决策运行系统的匹配度。在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梳理,不断优化“中心、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加速“体卫融合”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决策和管理实践提供操作依据。

近5年来,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深耕“体卫融合”新领域,在“智能化运动处方体系创新”的新赛道上,不断彰显“专业化、普惠化、个性化、产业化”特色与优势。未来,协同创新中心将继续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地区,为健康江苏建设及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南体智慧。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
下一篇: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如何应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