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成都新津法院:三项举措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2024-01-15 15:56:27   

近年来,新津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内部协同、外部联动、职能延伸工作举措,坚持行政审判培优增效,稳步推进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实质性化解,实现了行政案件案结事了和政通人和。

坚持多元共治,构建共同解纷“大格局”

一是树牢共治理念。树立支持和监督并重的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坚持行政审判不缺位、不逾矩、不越界。推动构建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行政审判的新需求、新期待,依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和居住权等权利。

二是搭建联动阵地。注重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推动行政争议解决在早,解决在小。新津法院与大邑、邛崃、蒲江四地法院、检察院共同签署了《行政审判和行政检察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实施办法》,与区检察院、区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实施办法》,联合大邑县检察院、区检察院成功化解行政案件3件。

三是提升协作效能。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着力点,突出前端化解,后端实质解纷。2022年以来,共召开府院联席会9次,联合大邑、邛崃、蒲江四地法院和行政机关常态化分析依法行政工作、交流执法疑难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聚合各方优势,划好实质解纷“同心圆”

一是横向互动实现“就地调”。在行政争议中引导、鼓励和支持当事人积极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联合邛崃、蒲江、大邑的法院和司法局建立“新邛蒲大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加强四地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工作程序、效力确认等方面的对接和配合,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做到当调则调、当判则判,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

二是靠前指导建立“过滤网”。行政庭参与行政案件立案指导,严格把握立案条件,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2023年1至10月,共受理行政案件53件,同比下降22.73%,在审结的42件行政案件中,判决结案16件,服判息诉率为53.14%。定期向党委、政府发送行政审判工作报告,分析行政案件基本情况、反映问题以及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就案件审理中发现的15个问题,向行政机关提出对策建议27条。

三是优化庭审开好“观摩庭”。扎实开展“行政审判培优增效”活动,落实“三同机制”实效,通过召开庭前会议,提前交换证据并梳理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等,制作形成行政诉讼案件庭前审查表,使庭审紧紧围绕双方争议焦点充分展开调查辩论,通过示范观摩庭积极争取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实质化解争议,更好发挥多元解纷的作用。2022年以来开展示范观摩庭2次,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部门代表共60余人参与庭审观摩。

深耕司法延伸,夯实诉源治理“地基石”

一是着眼行政复议功效。树立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理念,强化一体、联动履职意识,把握行政案件中的主要矛盾,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通过与复议机关常态化联络方式,统一执法司法理念和标准,促进更多案件在复议环节、更靠前的阶段得以解决。

二是注重出庭应诉实效。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功能,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规范庭审程序,引导行政机关负责人既出庭又出声,在参加庭审的同时积极参与行政争议协调化解,对应诉不积极的行政机关发送建议书,敦促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积极应诉、规范履职。2022年以来,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率从92.86%提升至100%。

三是完善司法建议长效。落实“一案三建议”机制,在审理活动中围绕推动负责人出庭应诉、实质解决行政争议、有效规范行政行为三方面,主动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特别针对个案中发现的行政执法类问题,及时向行政机关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司法建议的时效性。2022年以来,针对行政处罚、政府信息公开、工伤认定等方面的问题,共计向相关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书5份,行政机关均作出回复。(成都新津法院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力织密辖区安全防护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