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省阳高县:“三曲同奏”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2024-10-30 09:13:54   

近年来,阳高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实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新路子、巧方法,在建强组织、完善体系、提升服务“三部曲”中奏响基层治理“最强音”,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建强基层组织,奏响基层治理“主题曲”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夯实治理根基。阳高县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对全县21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星级动态调整;深入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按包联乡镇带队遍访全县197个行政村,精准摸排确定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11个;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78家县直单位、2200多名在职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梳理形成“需求清单”64项,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推进全科网格化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以“一张网格管治理”为切入点,建立起县、乡、村(社区)、小区“四级网格单元”的网格架构,科学划分村(社区)基础网格521个,微网格956个,配备网格员561名、网格辅助员100名,设立1个社区服务中心党工委、15个社区党总支、53个小区党支部,140个网格党小组,构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11个乡镇建立了“指挥长—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楼栋长(街巷长)”五级网格框架。乡村网格建设中培育了龙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小鲁调解工作室,服务范围覆盖龙泉镇16个行政村及县城15个社区,近年来,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387起,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打造人力资源蓄水池,激发治理活力。大力实施“双培养双提升”计划,将144名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纳入学历提升培养计划,并作为乡村振兴骨干培养提升对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大提升、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骨干队伍质效;选派优秀驻村干部329名组成108支工作队参与驻村工作,不断充实乡村治理一线工作力量。建立“1+N”帮带机制,618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和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结对帮带”,确保村两委班子能换人、换能人。

完善治理体系,弹响基层治理“进行曲”

健全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1次“大党委”会议,实现共建单位“小系统”有效融入城市“大党建”。自社区“大党委”成立以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累计达90余次,商讨议题18项,协调办理成员单位问题4件,解决居民群众实际困难132件,进一步推进了社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和谐共建。

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在社区推行兼职委员制,选聘20名机关事业单位、6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凝聚物业服务企业、群团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组建“党建联盟”,共同组织开展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优化民主协商议事机制。各村(社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社区)重大事务,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成立“爱心超市”,每季度召开评选会议,根据评选结果发放积分券,让“先进”得实惠、“后进”动起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提升服务效能,唱响基层治理“交响曲”

建强党群阵地。积极推进“微阵地”建设,不断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构建“1+11+x”党群服务中心网络体系[即1个县级党群服务中心、11个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和若干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了“七个一服务菜单”(开展一次参观学习、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观看一次红色影片、体验一次党建VR、聆听一则党史故事、学习一个党建案例、给党员过一次政治生日),近年来,先后有120多个党组织和4900多名党员来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和党性锻炼。打造“1+2+N”品牌,构建起社区治理新格局。其中,“1”是指一个组织,即党领导一切,“2”指二支队伍,党员队伍和志愿者服务团队。“N”指开拓一系列特色服务品牌,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养老服务、困难帮扶等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做优服务功能。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开展环境整治、爱老助老、政策宣传等“微服务”235次,累计认领完成群众“微心愿”300余条,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送服务上门活动,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创新实施“5+”服务模式(即“网络+物业”“智慧+物业”“共治+物业”“先锋+物业”“志愿+物业”),形成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合力。新和社区探索建设“物业e”智慧平台,设置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娱乐活动等模块,打造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实现了信息一目了然、力量一网统筹、诉求接收即办、服务一键直达。

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的治理服务模式,力促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互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活动中心引入社会组织14家,社会工作者157名,并按照“群众所需、自身所能”开展“居家便民”“矛盾调解”“文化生活”等“零距离”服务,实现社区服务治理“大合唱”。成立狮子屯乡罗家屯村“小罗家议事厅”、古城镇下神峪村“九会一站”,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大家的事大家说、大家的事大家定”,有效提升了村民自治水平。(阳高县委组织部 睢贵光)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青岛大学举行无偿献血公益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