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有力指导下,黑龙江省肇源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的田野实地调查复核、数据信息采集整理以及系统平台录入工作于2024年10月26日全部圆满完成。
肇源县是黑龙江省文物大县,全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30处。2024年7月肇源县启动第一阶段田野实地调查后,由县博物馆四名干部组成的肇源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组,克服前期高温酷热、蚊虫肆虐,后期秋风刺骨、普查队员年龄较高等各种困难,用时107天,于10月20日完成全部原有13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田野实地复查工作。总行程达到5.37万公里,每名普查队员步行路程2367公里。复查总面积402.7万平方米。通过RTK采集大地2000坐标4257个,通过M8手持式数据采集仪采集经纬度坐标和高程点538个,通过无人机、相机、手机、M8手持式信息采集仪拍摄照片8293张。
此外,肇源县积极进行四普成果转化,对全县原有13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全部进行了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三线”数字化划定,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主体搭建,实现了将普查成果转化为可查询、可分析、可利用的数字化资源,助力黑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持续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肇源县将重点开展对新发现文物线索的调查核实工作,以及内业资料的整理,深入挖掘文物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到“应普尽普”,实现让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的目标。(肇源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