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射阳县海河镇人大结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督促和支持作用,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高线,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小事”。
倾听民声,使民生项目贴“民意”。人大代表会前广泛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意见和建议,聚焦解决群众关注度高、民生关联度大的问题,通过对收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整理汇总,经主席团讨论审核后提交镇党委、政府研究审定,按程序提交镇人民代表大会票决,使为民办实事项目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合“民意”,在今年召开的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票决产生农村道路桥梁改善等12个民生实事项目。海河镇人大坚持把农村道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将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守住民生保障这一底线,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竭力打通服务群众“幸福路”,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组织保障,促民生项目“提质增速”。海河镇人大主席团牵头,在票选出来民生实事项目所在村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由进站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每月到施工现场交流,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工程进度、质量及施工进度等进行监督。同时组织市、区、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并听取民生项目实施的情况汇报,对进程较慢的项目进行督促,并持续跟踪落实,助推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增速”。截至目前开展民生实事项目视察活动10次,听取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报告8次,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持续跟踪监督,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提质增速”。
延伸“人大+”监督模式,构建监督新格局。积极探索“人大+”的监督模式,成立联合督查组,通过“抓人促事”“抓事促效”双管齐下,有效破解了基层人大监督工作刚性不够的困局,充分发挥了监督联动、职能互补的整体优势,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在镇人大和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联合监督下,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下一步,射阳县海河镇人大将紧扣关键节点,强化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强化监督“全过程”,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开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河新实践,贡献代表智慧和人大力量。(射阳县海河镇人大供稿)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