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省河曲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良田沃野好“丰”景

2024-12-04 11:33:00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忻州市河曲县认真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在河曲县鹿固乡的王寺峁村,种植种薯的村民们迎来了丰收季。一片刚收完土豆的农田里,一垄垄田埂整整齐齐,新修的田间路、排水渠沿着田边延伸。今年以来,河曲县在鹿固乡的王寺峁、南墕等9个行政村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8万亩,河曲县兴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订单模式在王寺峁村种植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280亩。据王寺峁村支部书记张彦飞介绍,今年在改造过的高标准农田上种植的糜谷、马铃薯大幅增产,特别是马铃薯亩产达到4000斤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为进一步扩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机械化装备推广应用提供了作业基础。

“我也没想到今年在王寺峁种得种薯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河曲县兴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满贵说:“高标准农田由过去跑水、跑肥、跑土‘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其次是改变了生产经营模式,过去是犁种、锹弯、䦆头刨,现在的高标准农田都用上了机械,再就是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农用车能开到地头上拉回农作物,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河曲县连续两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民生实事予以全力推进,并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持续夯实粮安根基。

由于河曲县属于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限制性建设区,按照国家在 2035 年以前将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战略部署,河曲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整村整乡推进。在沿川地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在山区有水源的地区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在缺水地区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据河曲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负责人李万荣介绍,在楼子营镇、巡镇镇、沙坪乡、土沟乡、单寨乡、鹿固乡、社梁乡等乡镇共建成高标准农田8.99万亩,其中旱作高标准农田7.89万亩。

 

 

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目标,不仅是王寺峁村,河曲县的7个乡镇70个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在8.99万亩的高标准农田上,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以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耕作机械化向土地要效益,向农业现代化要效益。

河曲县农业水利局副局长李成良表示:“规模种植的好处不只省时省力,更在于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改变经营方式,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让村民种地更轻松、有赚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黄河流经河曲县的优势,结合该县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原有老旧梯田实施整合并堰,在延川地区及部分有条件的半山区,大力恢复和发展水浇地,对没有水源的高山区建设水窖等储水设施,实行应急流动节水灌溉,计划到2030年还将建设8万亩,在2035年以前,将河曲县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发展了农业,也为农民富裕、农村兴旺注入新动能。据了解,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土地流转费增加200元以上,农民还可就近就便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稳定增收。(河曲县融媒体中心 王春梅 张世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光武街道开展水果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