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数智赋能,筑牢石化行业安全“防火墙”

渠沛然    2024-04-10 15:53:39    中国能源报

油气泄漏感知监测模型与技术装备、无人机应急通信技术、大型储罐火灾沸溢喷溅数值模拟技术……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石油石化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技术交流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上,众多企业带来最新的石油石化安全管理检测技术产品以及应急管理预案信息平台建设新成果。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石油石化企业亟需借力安全管理新举措和应急预案新技术、新手段,保障安全生产运营。

今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安全科技和工程治理行动,要求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能源、油气储存、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防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

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表示,随着国家不断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不断加强对油气生产长输管道和化工园区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向好。

徐凤银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石化事故与死亡人数较“十二五”时期分别下降36.3%、23.9%。“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石油石化安全生产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项,油气泄漏和火灾、爆炸等重大风险始终伴随,高风险作业数量持续增长,高风险行业固有属性未改变,安全生产仍处于严格监管阶段的特征没有改变。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仍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说明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

徐凤银认为,目前石油天然气市场和供应链变化、能源保供压力、人员更新交替等因素交织叠加,多重压力持续向安全生产领域传导。新业务、新业态带来的新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一方面,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开采向深层深水挺进,非常规油气资源比例逐步提升,长输油气管道里程增加,管径增大,炼化装置规模和油气储存规模日益增大,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还将面临新的挑战,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徐凤银指出。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攻关,我国在石油石化安全设计、井控技术、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应急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距离实现石油化工安全高效生产运行总体要求依有明显差距。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管理充分到位,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一个关键的“高招”就是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推动数字智能技术赋能增效。

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疫情防控和灾害防治等社会治理领域的融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潜能巨大。国际各大石油石化公司纷纷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和引领转型发展,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带来巨大变革。

“比如,bp自2012年起就开始部署传感设备,覆盖其近99%的油井和气井。此外,2018年与卡伦公司合作,将数字解决方案扩展到所有类型的油气井,大幅提高产能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本质安全。”焦方正举例。

“下一步,我们要立足长远,坚持价值导向,强化安全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研产业融合发展,重大风险防控技术攻关,加快数字智能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石油石化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焦方正说,“特别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手段赋能增效,推动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徐凤银也建议,未来要加快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特别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化装备,迫切需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手段赋能增效。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