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打通专利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2024-03-22 10:03:56    光明日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的关键一年,将全面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推进“一对多”的开放许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不同于传统的“一对一”许可方式,专利开放许可可以实现权利人一视同仁、简便快捷的“一对多”许可。专利权人自愿声明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任何人依照声明的价格和标准支付费用即可便捷获得专利实施许可。近年来,我国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专利实力迅速提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专利统计报告,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国际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专利法确立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从制度层面按下了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的“快进键”。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22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省份共计5.9万余件专利参与试点,匹配推送至11万多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1.7万项,其中“一对多”许可占比超四成。打通专利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提高专利转化率,让大量的专利技术通过转化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化成本的高低。而在成果转化成本中,促成专利权人与潜在专利技术实施者达成许可交易的成本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大量科技成果获得专利后不能得到快速有效转化,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交易成本超过预期。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则从根本上解除了专利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制约,是解决科技成果不能转化、转化难和转化慢的一剂良方,将对促进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特别是唤醒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沉睡”专利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打通转化关键堵点作了专门规定,提出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为全面落实专利转化开放许可制度奠定基础。未来,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健全与之相关的实施机制,如建设开放平台、制定平台运行规则、强化专业人才队伍、组织专业化培训等,同时逐步形成、优化与专利开放许可相关的交易服务、信用监管、纠纷调解等配套措施。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重庆、江苏、四川等地围绕高校和科研机构已部署开展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努力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盘活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专利,以专利开放许可的方式供企业使用,将有利于发挥专利价值,使其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相信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全面推行,将释放巨大制度红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许明月 杨国强)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办好鲁班工坊 提升知识技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