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高科技不可少 “老套路”也要用

朱永华    2024-04-02 09:43:09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强调:“湖南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就是湖南致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在春耕繁忙、“犁耙水响”时节,先进的农业科技给了“新农人”虢代勤“清闲”的底气:在他经营的现代化育苗大棚里,菜苗施行无土漂浮培植,秧盘则通过流水线自动传输,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通过APP远程操控调节。虢代勤说:“相比过去,仅这个输送秧盘的流水线每天至少节约了十几个劳动力。”

大批新科技、新装备的应用,大大改变了春耕生产的面貌。没有农业机械化,没有高科技支撑,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湖南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推进科技应用、提升机械化水平,关键要突破瓶颈。在一些农村,农户仍然在使用几十年以前“牛走前来我走后”的耕种方式。原因很简单:一些田块细碎分散,面对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蓑衣丘”“斗笠丘”,现代农机难有用武之地。湖南70%的面积为丘陵山地,可以说,没有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全省的农业机械化。

大面积提升单产是粮食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发力点。目前提升单产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密植,而提高种植密度的好办法是大力推广机插机抛。这对育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设施化、精细化的集中育秧,才能培育出宜机插、宜密植的高品质秧苗。

当前,湖南各地已形成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智慧化水平的共识,并且已在切实推行当中。值得提醒的是,在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进程中,不可以“新鞋没做好就把旧鞋扔掉”。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指出:过去积累的好经验还是管用。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好办法,如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兴修水利、培育良种等,尽管自提出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仍然是现代农业实践的基础。对于这一点,种粮大户郭鹏程表露出十足的自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包耕地以来,自己按精耕细作的方法,从来就没有亏过本,现在政策、条件更好了,种粮更有奔头。

(摘编自《湖南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拆解废旧锂电池“卖课”,离教唆犯罪有多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