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拒绝加班的朋友圈,不能发了?

2024-04-18 11:18:09    广州日报

近日央视新闻讲述了一个“一条朋友圈引发的纠纷”——刘女士因不满周末休息日被突然要求加班,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拒绝。正是因为这条朋友圈,刘女士被公司解聘了。在协商、仲裁均无果后,刘女士选择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四万九千余元。

看似朋友圈惹的祸,实则是为不肯加班背锅。该案并不复杂,那条随手写下的朋友圈虽有不妥,但远不至于“对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这不过是公司借题发挥的理由,最后公司被判赔偿实属必然。倒是该案背后“工作加班能否拒绝”的问题,更值得讨论一番。

按理说,每一个劳动者都可能碰到加班,如客户临时有调整、领导计划有变、项目方案有改……总有一个理由把我们从周末的床上拽回工位。只不过,加班需要一个协商的过程。我国劳动法专门提到“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既是协商,就说明劳动者有权说“不”。如何给劳动者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考验着用人单位的“智慧”。

可惜的是,一些用人单位不在加班报酬或补偿上想办法、给实惠,反而把解除权当作一把“枪”,随意地指在劳动者头上。“我怕周末不来,下周一也不用来了”这句自嘲,道出了多少“自愿加班”的无奈。其实,一起加班纠纷最后竟对簿公堂,也是一个双输结局,劳动者丢了工作,公司丢人又丢钱,这又何苦呢?   (陈文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经济良好开局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利好
下一篇:让科研与应用“一键相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