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卧铺挂帘子”被吐槽,有个细节不该忽略

邱 风    2024-04-19 10:43:08    人民网

近日,一段“老人吐槽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的短视频,引发热议。大致情节是,在某列车上,一名阿姨吐槽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不让70岁老人坐,故拍视频呼吁网友评理。

“让你坐是人情,不让你坐是本分”,从反馈看,很多网友都认同年轻人的做法。还有网友说,“不是谁老谁有理”“不是谁发视频谁就有理”。还有专家从法律角度解读,下铺乘客拥有下铺使用权,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借坐。

我们该如何看待“卧铺挂帘子”风波?

首先需要明确,不能把这场“对立”简单抽象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更不能人为制造两个群体的矛盾。如果借这场风波来煽动对立,并进行拉踩,显然是不可取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不能故意放大其中不同,进而让两个群体互相撕裂。

其次需要明确,在这场风波中,在卧铺下铺挂帘子的两名当事人,无论出于保护隐私还是出于不被打扰,都是有边界感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生动注脚。当每个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权益,比如可谓更有力维护自身隐私,不正说明国民的法治意识在增强?

基于此,“在卧铺下铺挂帘子”引发的矛盾,如何化解?中国铁路12306客服回应称,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不影响其他旅客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协商好。这一说法,看似“和稀泥”,实则给出了解决之道:互相协商。诚然,这种事,无需求助法律,甚至无需求助列车上的工作人员。

人们常说:“给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同处一个车厢,也是缘分,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帮助他人,既给他人提供了方便,也能愉悦自身,使旅途充满温情,何乐而不为?相反,如果双方剑拔弩张,甚至出现刀光剑影,这一路势必都不快乐,何苦?

此外,这场风波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2023年6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国铁集团在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试行在线选铺服务,“继续实行对6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旅客优先分配下铺的服务。”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有一项是,“优化完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购票功能,推动实现自动识别并优先安排老年人选择下铺。”这也说明全社会都在为老人出行提供方便。

“卧铺挂帘子”引发热议,不是坏事。这场风波,再次提醒相关部门需要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提醒我们每个人如何守住边界,也提醒大家如何读懂与人为善、如何做到“给人方便,与己方便”。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决消除燃气安全风险隐患
下一篇:让“创新花”结出“发展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