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入户进村,映照惠民初心

2024-06-27 09:38:01    华声在线

去年以来,广东饶平县建立乡镇新任领导干部每周“进村入户”解难题制度,听民声、暖民心。截至目前,全县乡镇新任领导干部累计进村入户18000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难题3200多个。

干部入户进村,是光荣传统的延续、惠民初心的回归,也是重实干转作风、强基础促发展的现实需要。新任干部入户进村,深入一线查隐患、找问题,对接群众找症结、找答案,既是抓落实、惠民生的理念创新,也是抓改革、促发展的规律使然。

常态化入户进村,在真抓实干中找到兴业“密码”。以挂点包村为载体,推动干部带着使命、带着智慧、带着感情,深入一线、融入群众,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有效推动政策举措在基层落地落细,持续满足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检验能力和作风,叩问初心和使命。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想要在基层闯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应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深入水中,方能抓得“活鱼”。对于干部个人来说,坚持挂点联村常态入户,既能在抓落实中强本领、转作风,又能在引领改革攻坚中树形象、显担当。

助力新人成长,推进靶向施策。从干部成长成才的角度看,新任干部常态化入户进村,可以更快地熟悉工作、胜任角色、打开局面,也有利于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出症结、精准服务,让惠民事业开花结果,用实干付出换来惠民成果。把干部放在推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第一线”,是推动政策下沉、服务下沉、力量下沉、资源下沉的有效抓手,更是服务群众、推动落实、促进稳定的得力举措。

入户进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推动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干事创业提质增效。更为可贵的是,当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满意之后,也会持续唤醒共建共享意识、增强富民兴村信心。如此贯通发力、久久为功,必将激发干群行动自觉,最终形成干群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理想局面,逐渐构建起群策群力推动基层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邓艺娜)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展现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
下一篇:减负赋能,构建“轻装干事”新生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