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汇聚强国复兴伟力

思睿    2024-07-02 12:10:26    人民网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聆听入党故事,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七一”之际,各地各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表达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身之本。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字字珠玑,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思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包含着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初心使命、性质宗旨、价值追求,从中可以读懂“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经过长期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100多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指引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

回首过往,百年成就无比辉煌;展望未来,新的征程催人奋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精神力量,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百年大党风华正茂,9918.5万名党员、517.6万个基层党组织以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各领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弘扬“上海精神” 深化友好合作
下一篇:期待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