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开辟中国-中亚关系崭新未来

安晓萌 张继业    2024-07-02 12:11:03    新华社

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顺应潮流、讲信修睦,使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成为友好、互信、合作的纽带,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7月2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邀请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将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元首的又一次亲密互动,彰显双方携手共谋发展的坚定信念和继续深化睦邻友好关系的决心。

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政治互信持续深化,推动友好交往继往开来。面对动荡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与中亚伙伴始终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中国已同中亚五国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和双边层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覆盖。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中国成功举行,对中国-中亚机制进行了立柱架梁和全面布局,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充分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中国同中亚国家密切协调合作。双方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对方仗义执言,维护彼此正当权益和战略利益,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0多年来,双方互利合作稳步前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发挥互补优势、深化战略对接,多领域务实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在国际社会前列。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积极开展产能和投资合作,阿拉木图光伏电站、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等涉及基建、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诸多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开花。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热电厂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合作项目为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推动力。近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促进三国互联互通,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快发展。

30多年来,双方休戚与共、安危共担,有力维护了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与中亚五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稳定是共同期盼。中国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得到中亚国家普遍认同,也在合作中得到积极践行。从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到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和策动“颜色革命”,中国与中亚国家安全合作不断深化。面对不断涌现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六国共同为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筑起安全屏障。借助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就化解地区冲突发挥建设性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30多年来,双方人文交流亮点纷呈,厚植世代友好民意基础。中国与中亚民间交往历史悠久,丝路情谊赓续千年、传承至今。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文合作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鲁班工坊为当地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去年正式开馆,为增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相互了解提供新的窗口;中哈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极大便利两国人员往来……目前,中国同中亚五国已结成约70对友好省州市,10多所孔子学院在中亚落地,民众之间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双方在旅游、文化、考古和体育等领域开展大量交流合作。“中国热”“中文热”持续升温,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随着各层级人文交流持续深入,双方民众将更加相知相亲,为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与中亚国家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新的“黄金三十年”已经启幕。面向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大有可为、前景可期。秉持着“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交往理念,双方将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弘扬“上海精神” 深化友好合作
下一篇:期待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