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季音:见证开国大典的百岁记者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4-03-05 21:45:24    《人民周刊》

“‍‍如果不做记者的话,人生可能没有这么多波折,但人生也就没有这样的厚度。”百年风雨人生路,亲历并报道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原农村部主任季音(原名:谷斯钦),曾向幼子谷一民如此回首一生的动荡与抉择。

不满20岁,从“人间炼狱”江西上饶集中营成功越狱,季音于96岁的耄耋之年,回顾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历程,写下1.4万字的长篇回忆录《越狱记》;在1949年10月1日礼炮鸣响的天安门广场,作为《新华日报》特派记者的季音年仅26岁,他的名字却伴随记录开天辟地历史事件的一系列报道,永远载入新中国的史册。

2023年国庆节前夕,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日报社的多名媒体同仁,相聚在位于人民日报社家属院的季音家中,为老人庆祝百岁寿辰。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仪式:从暗无天日的国民党集中营,到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战场,再到开云见日的新中国诞生,他是迄今健在的唯一一位亲历者、报道者。

 

2023年8月23日,季音百岁生日之际,人民日报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前去探望,并合影留念。刘后柱摄

 

百年春秋过,道义寄笔端。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二编辑中心主任林薇送给季音的百岁寿诞礼物,是由他所著、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新书——《我把真相告诉世界》。在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阅读这本纪实共和国诞生前夕、硝烟弥漫解放战场的新闻作品集,具有特别的意义——

今年正逢期颐之年的季音,将作为战地记者的亲身经历、历经峥嵘岁月的青春印记,凝结成《越狱记》《第一枪》《北京十日》等40余篇实录历史的采访报道,也以百年非凡人生,写就了一部见证时代的世纪传奇。

亲历开国大典:

昼夜不歇,度过“北京十日”

“夜战!‍‍白天活动,晚上写稿。写好以后‍‍发电报回去,‍‍睡觉都睡不成。‍‍兴奋,忙也无所谓了!”刊载开国大典报道的《新华日报》版面,被精心塑封,由记者刘春从江苏带至北京,送到季音面前,勾起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

‍‍1949年9月21日至10月1日,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到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仪式,皆有季音在现场留下的足迹。他牢牢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亲身参与新中国成立的10天昼夜不歇,将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报道陆续发回《新华日报》。

“一本公开发行的小册子,很薄。现在回头看,这么大的事件,他写的内容多重要!”这些记录历史翻天覆地时刻的报道,后来以《北京十日》为名结集出版,生于1957年的谷一民找到了一本。阅读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作品后,他曾向父亲发表感想:“我觉得写得‍‍挺简单的。”

因为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虽然这边举行开国大典了,但是那边仗还没打完。”季音写得急急忙忙,心中想着,还要赶回战地去报道。通讯条件也是制约,“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发电报,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详写,只能写得尽量简洁”。季音曾向谷一民回忆,他是专门带着一名电报员去参加开国大典的。“把文章给电报员,由电报员发回去,江苏《新华日报》等着他的稿子。”

用倚马可待的速度,写出文采斐然、情感浓烈的报道。新中国开国典礼举办时,许多报社尚未成立,能够亲身见证的记者更是凤毛麟角。而生于1923年的季音甚至没有读过初中,却将开国大典的场景描写得细腻生动,富有现场感、感染力和时代穿透力。

“……急雨荡涤着几百年来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屈辱的祖国大地,雷雨声和礼炮声轰成一片,分辨不清,直到毛主席走上主席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文献——开幕词时,云收雨停,满天星斗。”林薇特别将《北京十日》作为精华篇章收入新书。她感叹于季音深厚而精湛的文字功力,“很会讲故事,完全靠自己的观察、领悟”。自然现象与时代节点的偶合,化作季音笔下的巧妙譬喻:晴朗的新中国诞生在历史的暴风雨后。

走过无悔人生:

风骨不移,触摸“时代脉搏”

人民网原副总编辑祝华新送给季音的百岁寿诞贺礼,是厚厚一本新闻作品集。他将季音发表在《人民日报》的35万字报道,从人民日报数据库中逐一调出,统一格式、打印装订,做成独一无二的生日礼物,交给了谷一民。

“一直写到80多岁,‍‍退休后‍‍老给文艺部写评论,还写了很多杂文、诗歌。”祝华新作了统计,虽然季音是1953年从《新华日报》调至《人民日报》的,但是最早刊发在《人民日报》的作品写于1947年。

新闻报道,书写时代和音。在季音为《人民日报》所写的稿件中,尤以反映农业农村发展与改革开放历程的一系列报道,影响最为广泛深远。“《人民日报》关于农村的报道,‍‍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季老是报道新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之一!”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原总编辑吴长生1983年进入报社,分配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季音担任主任的农村部。

在吴长生的记忆里,季音‍‍在《人民日报》采编一线工作的全部时间,只有10年左右。“1958年以前大约有‍‍四五年,后来被错划为‘右派’,‍‍一下子耽误了20年,1978年才重新开始。记不清是1984年末还是1985年初,由于‍‍老领导觉得他为人正派、识人有眼光,就把他调到了报社人事部门。”

对季音为文治学的坚守、为人立身的准则,谷一民耳闻目睹、深有体会。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党《中央日报》由《新华日报》接管,“旧员工基本都留用了,还得给他们发工资”。季音是参与《新华日报》在南京复刊的“元老级”骨干,当时已经进入报社领导层,“但是只有很少的津贴,人家的工资比他高‍‍”。季音却为此感到自豪,因为“不是为钱,而是抱有理想在工作”。

百年风骨不移,人至期颐不休。就在百岁诞辰前两天,季音还自行前往人民日报社图书馆,借阅了3本书:《巴金中篇小说选》、王安忆的《众声喧哗》和叶永烈的《历史的沧桑》。他向记者介绍自己爱读的书籍,“有文学作品,有历史作品”。面色红润、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这位百岁老人葆有超越年龄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在文字思辨中触摸着时代脉搏。

 

季音像  罗雪村绘

 

宁静安然的晚年,涤荡了历史的疾风骤雨。《新华日报》记者张琦拍摄下百岁季音在家中读书、思考的影像,老人平和的面容上早已不见战火硝烟的痕迹,唯有镜头与新书,为世纪人生留存纪念,为战地经历烙刻印记——百年岁月起伏跌宕,而他秉承理想、坚守情怀,作出推动时代发展的职业选择,走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独特历程。

(《人民周刊》2024年第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期

上一篇:一身不自保,千载有雄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