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泸州:备耕“打新田”

2024-03-01 13:04:39    新华每日电讯

一场冷雨带来的寒意过后,随着气温缓慢回升,四川南部地区迎来新一年的春耕备耕。

记者日前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在村民陈明英家门前看到,连片的水田田面平整,田间新建了规整的水渠、机耕道。一台耕地机在田里来回作业,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几亩水田的翻耕。

“以前这里的田细碎分散,一亩田分给六七家农户种。自从去年建好了‘新田’,‘打田’都用大的耕地机,方便多了,手推的小旋耕机用不上了。”陈明英说。

陈明英所说的“新田”,指的是当地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而“打田”,就是耕田。泸州市春季气候温暖湿润,水稻育秧通常在农历二月前开始。正月新春,“打田”这项重要的备耕工作就会陆续开展。

据纳溪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铁森介绍,纳溪区有永久基本农田38万余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余亩,计划今年再建设10万亩。

“川南地区平地少,丘陵、山地多,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保证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不仅能大大提升粮食产量,也可增加农田面积。”杨铁森说,“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还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转变。

自从纳溪区开始兴建高标准农田,本在外地做石材生意的“90后”青年朱德刚就回到老家纳溪区,流转当地农田当起了种粮大户。从2015年的10余亩,到前两年的100余亩,去年他又在皂角村流转了200余亩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散户自己种粮赚不了多少钱,现在高标准农田建好了,能满足机械耕、种、收,水又能排能灌,生产上了规模,效益相当不错。”朱德刚说。

近年来,泸州实施把符合立项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泸州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3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内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泸州市泸县是四川中稻—再生稻种植大县。这几天,在该县方洞镇三界村“巴蜀鱼米之乡”示范区,水稻种植大户刘道国的两台耕地机日日轰鸣,抓紧时间翻耕水田。

“今年计划种植水稻2000余亩,趁天气不错,抓紧耕地、平整田块。”刘道国说。

据介绍,为实现水稻面积、单产、总产不断提升,泸县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种粮大户受益,散户也得到实惠。为提升散户种植效益,纳溪区积极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杨铁森说,在丰乐镇石通村,家里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的农户,只需缴纳450元管理费,就彻底不用“面朝田地手插秧”了。

“‘打田’、育秧、插秧、收割都有人干,我们就管管田,其他啥也不用操心了。”石通村村民王克焱说。

(记者高健钧)新华社成都2月28日电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百万农机闹春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