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

本报记者 杨 一    2024-04-16 09:34:53    人民日报

“我因为学习中文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希望帮助更多南非青年了解中国、拓展职业选择。我们愿意为南非和中国交往搭建一座友谊之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萨内莱·恩图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萨内莱·恩图利是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培养的第一批本土中文教师之一,他的中文名字是“林森”。“这个名字是我的中文老师根据我的祖鲁语名字发音取的。老师说,‘林森’由5个‘木’组成,意思是从几棵树到一片森林。我很喜欢这个寓意。”林森说。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期间,见证了中南双方签署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协议。10多年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累计培养了约万名学员。在教师办公室,林森从办公桌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封字迹工整的手写中文书信。“这是我们师生给习近平主席写的信的誊写稿,信里讲述了我们与中国有关的故事。”林森说。

2023年,在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该院50名师生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了学习中文的经历、收获和体会,感谢习主席和中国政府为非洲青年追求梦想提供了更多机会。习近平主席复信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

作为书信的执笔人,林森在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后十分激动。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勉励,成为我更加努力学习中文的动力。我也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分享给更多学生,帮助更多南非青年学好中文、了解中国,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2018年,在德班理工大学读工科的林森开始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从短期冬令营和培训到为期一年的留学,再到如今作为带队老师带学生赴华参加冬令营,林森到过北京、上海、长沙、福州等许多城市,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的感情也日益深厚。“我喜欢中国,学习中文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林森说,“我在北京登上了长城,那是我小时候在电影里常看到的地方。站在长城上,我感觉很震撼。我还参加了曾在孔子学院做志愿教师的中国朋友的婚礼,传统而美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涓滴成海,众木成林。执教以来,林森已教过300多个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热爱的汉字和鲜活的亲身经历,让越来越多南非青年喜欢上中文、了解了中国。“如果你们学好中文,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甚至借助中文学到更多技能,不仅可以增加未来的职业选择范围,也能为南非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文教师。”林森相信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会越办越好,希望成为促进南中两国相知相亲、传承两国友好事业的使者,为深化南中、非中友谊添砖加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6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