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广西——

修复红树林生态 保护“海岸卫士”

庞革平 张 雷    2024-01-09 11:07:41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镜头】艳阳蓝天,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片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摆动,一只只白鹭飞跃其间,一些新种植的红树林幼苗生存环境良好,长势喜人。

“你可别小看这一片矮矮的红树林,刮起台风时,它们就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负责人秦旭东介绍,保护区科研负责人与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保护区开展管护监测,监测红树林生长环境是否遭到破坏、有无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生态问题,保障红树林健康生长。

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是中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8003平方公里,现有红树林919公顷。

近年来,保护区持续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工作,完成红树林、鸟类、土壤、水质、沉积物、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因素等指标的监测。据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呈健康状态,成为展现全县红树林资源优势与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窗口。

山口红树林面积虽大,但巡护员莫积瑞的足迹早已遍布其间。今年68岁的莫积瑞自小对“海岸卫士”红树林有深厚感情,从事保护红树林工作已有30余年。“我看到候鸟来就会拍下来,这些年不认识的鸟类新面孔越来越多。”莫积瑞说。

随着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的全面展开,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许多海洋生物的保育场和繁衍基地、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及重要栖息地。截至目前,保护区监测记录到的鸟类达245种,约占广西鸟类种类总数的34.79%,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据了解,为加强红树林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合浦县在广西率先推行红树林林长制,通过实施《红树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出台《红树林生态资源管护制度》《资源巡护管理制度》,在9个沿海乡镇成立红树林保护站,推进网格化管理,建立无人机、电子监控系统一体化巡查管护机制,清理非法围网、养殖等,全面加强红树林日常管护监测。

截至目前,合浦县实施完成红树林营造林89.14公顷,修复退化红树林112公顷,清除外来物种互花米草108公顷,有效治理红树林虫害9.5公顷,清除有害生物三叶鱼藤蔓35公顷,维护巡护步道14千米。通过努力,有效控制了互花米草的扩散,恢复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开蝶自来
下一篇: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