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甘肃兰州推进智慧环卫系统建设——

大屏连小屏,清洁环境精细化

宋朝军    2024-01-09 11:09:17    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四个垃圾箱咋还带个小屏幕?”“丢垃圾还能换礼品?”新年刚过,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移通家园小区,尽管天气有些冷,但来来往往的居民对着一个“大家伙”热议纷纷。

“它叫垃圾分类智能厢房。”物业经理王辉云正向大家释疑。这个小屏幕是这套智能厢房的关键——手机扫码认证后,居民将不同类型垃圾丢入,箱内可自动称重并积分,日后可以据此兑换礼品。这套流程在这块小屏幕上一目了然。

小屏连着大屏,在兰州市城管委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里,一块智慧环卫系统的可视化大屏地图引人注目,众多智能厢房标注在上面。

“智能厢房不是单独个体,而是整体系统的组成点位。”智慧环卫系统研发员党仁磊介绍道。他操作环卫系统可视化大屏,进入七里河区的一个点位,此处不同种类垃圾的重量、智能厢房场景实况等立刻显现。

通过监测和数据对比分析,平台就能判断不同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情况,据此进行调度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提升清运精细化水平。针对不文明行为和垃圾溢出等,系统也能运用远程摄像语音系统发出警示。

大屏上,不同类型的环卫车辆图标缓慢移动。兰州市区的大型垃圾清运车、清扫车、洒水车上搭载了4台摄像机,并陆续联入了智慧环卫系统。屏幕前端,环卫车辆的行驶里程、运行时长、实时车速等工作状态清晰可见。

这为统筹监督环卫质量提供了支持。结合车辆行驶轨迹、巡查视频等,智慧环卫平台就能对环卫工作人员、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环卫设施、环境卫生清洁效果等进行监督管理。

在一张速度曲线图前,兰州市城管委数字中心值班长陈星宇分析一辆清扫车的全天运行速度:“清扫车每小时里程为10到20公里时,清洁效果较佳。如果有异常情况,我们会询问提醒。”

说话间,一条关于某地铁站周边公共卫生间的提醒弹出——“硫化氢、氨气指数超标,建议及时做好清扫保洁。”这是智慧环卫系统对该卫生间数据进行分析后给出的建议。

“公共卫生间数量庞大,智能环卫系统会利用传感器收集实时情况,分析指标给出建议或者预警。”陈星宇介绍道。

兰州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陈娜介绍,智慧环卫系统努力实现环卫流程、要素、层级全覆盖,一站式管理。接下来,全市智慧环卫平台的物联网设备将陆续接入,这将进一步推进清洁环境精细化管理。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开蝶自来
下一篇:守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