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安徽加快建设内河水运强省

2024-01-11 14:56:43    安徽日报

滚滚长江,流经安徽,形成一条黄金水道,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3年铜陵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1028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03万标箱,外贸进出口吞吐量41.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3%、7.47%、33.15%,跻身全国内河亿吨港口之列。

芜湖港抢抓安徽省首位产业发展机遇,积极优化服务,开拓市场。2023年实现汽车滚装量21万辆,同比增长8.8%,连续3年刷新历史记录;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78%、193.76%,均创历史新高。

安庆港是长江安徽段上游“第一港”。随着江淮运河的通航,安庆港作为江淮联运的中转枢纽地位凸显。“我们重点瞄准两个方面,一个是散货船的中转过驳功能,一个是集装箱去往上游的中转枢纽。” 安庆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守国介绍,从江西等地过来的水泥、黄沙、石子等建筑材料通过江淮运河进入合肥、皖北地区,需要大船换小船,散货要中转过驳。同时,合肥的白色家电等产品沿江而上,销往武汉、重庆等地,要小船上大船,集装箱需要在此中转。

安庆港将瞄准江淮联运枢纽目标,做好“水水中转”大文章,提升港口发展能级,积极打造以集装箱、商品汽车等货种为主的江海联运,建成内畅外连的江海联运枢纽。

安徽襟江带淮,江淮运河通航后打通南北水运大通道,水运优势进一步凸显。近年来,“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加快形成,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等“两枢纽一中心”港口体系全新升级,协同沪苏浙加快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通航能力大幅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进一步放大优势、补齐短板,提升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一纵两横”骨干航道网能级,发挥江淮运河航运价值,构建干支衔接、内联外畅的干线航道网络,推动长江安徽段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内河水运强省,打造向海而兴产业发展高地。(记者 范克龙)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花开蝶自来
下一篇:用民生温度检验“政绩簿”厚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