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北京市大兴区——

农民富起来 乡村美起来

王 洲    2024-01-16 11:00:18    人民日报

冬日午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西北,一片榆树林下,村民李树才正精心喂养村里的“林下走地鸡”。

“北京油鸡肉质鲜美,市场售价高;‘九斤红’出肉量大,单只能长到10斤以上;‘绿壳柴’、芦花鸡产蛋量高。”对各个品种,李树才如数家珍,“在村里养鸡,每月收入3000元,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特色产业,小黑垡村的2500多亩林地成了村民增收“聚宝盆”。村党支部书记韩森介绍,村民年人均收入已从2016年的不足6000元增至2023年的3.5万元,“村里还设置了林地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为低收入家庭提供130多个就业岗位。”

小黑垡村的红火日子,是大兴区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落地“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2023年前三季度,大兴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实现稳步增长。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耕地保有量占全市约1/6、蔬菜产量占全市近1/3,作为北京市传统农业大区,大兴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重点,在农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发力。“十四五”以来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2023年推广高产高效新技术16项,建成北京市规模最大集约化育苗场,全区年育苗量1.8亿株。

在庞各庄镇一个大型集约化西瓜育苗场大棚里,育苗人员正在娴熟选苗。再过几个月,绿油油的瓜苗将被送到瓜农手上,开启新一年的“西瓜季”。

大兴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寇玉山介绍,为提高种苗质量,大兴区在“西瓜之乡”庞各庄镇支持建设了14家西瓜集中育苗场,育苗供应面涉及全区9个镇1.12万余户瓜农。优质的种苗供应保障了大兴西瓜的品质和美誉度。2023年,“大兴西瓜”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农民富起来,农村也在美起来。走进礼贤镇龙头村,道路整洁、院落宽敞。“过去,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村民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说,随着日子好起来,村里成立了环卫、绿化、维修、消防等管护队伍。

“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心里也敞亮,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成了村里的文明新风尚。”刘宗永说,继2021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后,2023年龙头村又入选北京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着力补齐短板,大兴区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完成308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345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大兴区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地特色,积极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区。

不断提升的乡村环境,也带动大兴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北臧村镇诸葛营村在诸葛美庐、永定轩等特色民宿中融入种植采摘等元素,打造特色品牌;魏善庄镇半壁店村探索“民宿+沉浸剧”文旅农发展新模式,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强区先强农,兴城必兴村。2022年,大兴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这既是‘成绩单’,更是‘责任状’。”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说,大兴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底有个“云”中心
下一篇:让劳动力和岗位更匹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