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乡村靓起来 日子美起来

张 驰    2024-01-22 10:17:53    人民日报

街宽村净,空气清新,转角见绿,牌坊村的新模样,就连村里人都觉得“陌生”。

“以前垃圾地上堆、污水街上流,现在这村容村貌多好,看着就顺眼。”站在自家小菜园旁,村民肖明柏不停地夸。

牌坊村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江坡镇高平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别看村子不大,可从2022年5月至今,已有8500余人次慕名前来参观。

“这得益于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平村党总支书记李海伟说。

根据云南省工作部署,楚雄州近年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2023年11月,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78.03%,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6.92%。

乡村美,靠机制。楚雄州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党政主导、纵向贯通、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在村组层面建立“支部吹哨、党员报到、群众参与”的机制。“激发群众自主性是工作的法宝。”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明海说。

在楚雄州,很多村庄里都挂着一张“榜”——美丽乡村建设投工投物公示榜。村民干了几天活、作了什么贡献,甚至连捐了几个腌菜缸都一目了然。

“群众合力,作用不小。”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董剑介绍,通过项目资金统筹一点、村组“一事一议”由村集体出一点、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省一点、乡贤和爱心人士捐一点、农户投资投劳出一点的筹措方式,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得以快速推进。

建好更要管好,常态长效管护才能让美丽乡村可持续。楚雄州颁布实施“乡村清洁条例”,整合党政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志愿者4支队伍,划定州、县、乡、村、组五级网格2.9万个,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收费、村庄保洁员等常态化管护机制。

数字技术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显露身手”。在楚雄市东瓜镇庄甸社区蔡家湾村,村民有了智慧管护美丽乡村的新体验。点开“庄甸小管家”微信小程序,蔡家湾村村民赵龙发在“美丽庭院”功能区上传了自家多肉植物的新照片。“‘小管家’管得多呢,有问题可以点‘我要上报’,还能看到全村积分排行榜。”赵龙发说。

2021年、2022年,楚雄州乡村振兴实绩考评连续两年在云南省排名第一。“‘美丽乡村’要实实在在,乡亲们才能越过越幸福。”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局长代淳志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规划接地气 举措落实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