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亮出今年“任务图” 推进建成一百个以上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李若凡    2024-01-22 16:45:40    河南日报

“推动国有粮食企业重组整合,培育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完善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谋划构建全省主粮大数据平台”……1月20日,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晒出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2023年“成绩单”,亮出2024年工作“任务图”。

粮食收购稳。2023年夏粮收获期间,我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小麦籽粒萌动、发芽的问题。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牵头出台受损小麦收购方案,明确了省市县财政共担、定点企业敞开收购、产销对接等具体措施,累计收购小麦302.8亿斤,坚决打赢粮食收购攻坚战。秋粮收购期间,全省市场价收购秋粮84.56亿斤,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同时,全省库存粮油“一符四无”粮油率保持在95%以上,4146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纳入粮食应急保障信息系统,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

产业发展强。2023年,我省积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筹集财政资金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总投资超过8.2亿元,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项目55个;提高优质粮油加工装备自主化水平,增加绿色产能38.5万吨,增加应急加工、供应能力184万吨,预制菜、酸辣粉产业发展迅猛。成功承办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共成交及意向签约金额558.8亿元,为历届粮交会最高;我省成交意向及签约金额172亿元,参展面积、意向交易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一。大力推动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成功组建并健康运营,强力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南省粮食经营者信用评价办法(试行)》。

“2024年,将突出抓好粮食和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粮食产业和物流园区建设、依法管粮管储能力建设、粮油品牌化建设,增强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弓表示,要努力把我省打造成重要的国际粮食集散加工地、粮食价格发现地。

今年,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发挥好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效用,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入市,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扎实做好粮油保供稳价,科学统筹粮源调度、储备轮换、产销合作、预期引导等工作,探索开展军队主副食集约化保障融合发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拓展深化粮食产销合作,优化提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能力,切实抓好节粮减损,拓宽保障粮食安全渠道。

全省要持续优化粮食储备,组织开展全省政策性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评价,落实国家下达储备规模,持续引导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积极争取国家小麦调节储备。要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预案,稳步推进建成100个以上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同时,要增强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布局,建立健全全省地方成品油储备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西南北协同保障、互为响应的储备网络。

如何提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今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有三大动作,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重点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推进河南粮油品牌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美誉度的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标准引领,力争年内发布“豫麦”标准,打造河南优质小麦品牌。实施粮食产业项目带动,依托河南国家现代物流产业园项目,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布局集粮食产购储加销于一体的“1+4”粮食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抓住储备和产业两个关键,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和创新驱动,着力强化法治、政策、制度、要素保障,不断提高粮食产购储加销和物资储备综合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吴祖明表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去年江西省为经营主体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300亿元
下一篇:2023年哈尔滨新开办企业4.98万户 创历史新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