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宁夏贺兰县——

科技挑大梁 高产质更优

徐元锋 张 文    2024-02-20 09:49:17    人民日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春节前后仍一派农忙景象。每天都有成吨的蔬果、水产等农产品,从这里流向全国的农贸市场。

在常信乡于祥村的连栋温棚内,点点红色传递着新春的喜庆——上万株草莓实现立体式栽种,电动升降装置控制草莓槽上下移动或倾斜,以达到最佳光照效果。

“这是双拱双膜越冬温棚,每栋占地22亩,一栋棚的年产值能达到两三百万元,日常管理只需要3名工人。”温棚负责人张红花介绍,每栋温棚内都布置了大量的传感器,遮阳、喷雾降温、加热和水肥一体等由计算机通过物联网进行自动化控制。

农业自动化,生产更高效。在贺兰县,这样的温棚实现了优质农产品的高产出,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习岗镇新平村,养殖负责人迟宏伟介绍,一个水池能养2500多斤鲈鱼,养殖密度是传统鱼塘的10倍。“几乎每天都有餐馆和酒店来这里拉鱼,我们是无污染养殖,大家吃得放心!”

高密度养殖,还能保持鱼群活力,诀窍在于水质的适时净化。“养鱼废水又臭又脏,容易造成农业污染。”迟宏伟说,废水被引到旁边的草莓温棚进行净化,“水中的鱼粪等成为草莓的生长肥料,鱼果共生,节水、防污、养殖成本低,一举三得!”

温棚投资高,大多由村集体、农业企业建设运营,并以分红等形式让村民共享产业红利。在立岗镇民乐村,村办企业吸纳149户村民参与辣椒种植,户均增收6万余元,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

查水质、看鱼苗、核对生长数据……在洪广镇高渠村的温棚鱼塘,来自珠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李胜杰正在翻看写得密密麻麻的记录本。2019年,贺兰县当地农企慕名找到远在广东的李胜杰,邀请他实地指导商品鱼养殖管理、病害防控等技术。4年多来,李胜杰带着团队多次奔赴贺兰县,让一项项渔业科研成果在这里落地,成为助农增收的技术应用。

近年来,贺兰县大力引智,让乡村产业发展始终跟随前沿技术的脚步。贺兰县科技局项目办主任张晓燕介绍,近5年,贺兰县累计培育、引进农业尖端科技人才、青年骨干超过6000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1%。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秀洲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