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大运河北京段将变“聪明”

2024-02-20 15:57:51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曹政)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北京市智慧水运暨大运河航运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一期)项目建议书。该项目将实现大运河北京段通航水域、主要游园水域监控和动态感知全覆盖,还可向社会提供预约购票、景区出行等服务,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增智赋能。

航运是千年大运河的重要功能,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近几年,大运河北京段全线、京冀段游船通航。这次获批的项目,将让千年大运河变“聪明”,让游客既感受到传统魅力,又体会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一条河如何变“聪明”?这主要依靠项目所搭建的“一端一库一图五系统”智慧框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以北京段大运河通航后的智慧航运建设为重点,搭建起北京水运信息化的主体功能框架。

其中,水运感知端将新建12套视频监控系统、2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及1套通信基站,实现大运河北京段全线船位动态感知、重点部位实时视频监测及智能识别,同步接入北京市62家游园水域视频监控,实现大运河北京段通航水域、主要游园水域监控和动态感知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于今年启动实施,预计明年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实现航道各类事件实时捕捉、告警、显示、应急搜救功能,同时具备向社会提供船舶助航、预约购票、景区出行等服务的能力。

“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大运河航运智慧化管理水平。”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将推动实现大运河水运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整体提升大运河通航后的动态感知、安全预警、水上交通管控等能力,打造航道、船闸、船舶互联互通的航运智能化感知系统和一体化服务平台。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秀洲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