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四川小金县冒水村发展玫瑰产业

山坳里开出致富花

李凯旋    2024-02-23 10:09:06    人民日报

夹金山下,沃日河潺潺流过,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冒水村沿岸而建。山峦把阳光聚拢,玫瑰基地的大棚熠熠生辉。

“高原玫瑰走四方,致富的道路多宽广……”正月初一,一场歌舞表演在冒水村精彩上演。

曾经的冒水村是个“穷山坳”:村民以种植土豆、玉米等传统作物为生,收入微薄;没有像样的产业,缺少致富路子。转变发生在2011年,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探索种植玫瑰,从此“致富花”深深扎根山乡、茁壮成长。

冒水村党支部书记陈望慧回忆,一次偶然机会,她发现当地山上的野玫瑰长得鲜艳好看,还不会遭受野生动物破坏。“玫瑰经济价值高,如果能种成,村子就有出路了。”马不停蹄赶往外省玫瑰种植基地调研,陈望慧把良种和种植技术带回了冒水村。

“玫瑰娇贵,能种好吗?”“就算种出来,往哪儿销?能卖上价吗?”乡亲们顾虑很多,玫瑰试种推广并不顺利。“想致富,村里必须有主心骨。”党员们合计,要先建强党组织,把人心聚起来、精气神提起来。

白天忙农活,晚上上夜校,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成为第一批玫瑰种植户。精心管护下,冒水村产出的玫瑰质量很高,乡亲们渐渐看到了希望。陈望慧与村两委着眼长远,组建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的荒地摇身变为玫瑰基地。从种植到管理,再到初级加工、市场销售,玫瑰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

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产业发展有了方向。陈望慧介绍,在村党组织引领下,冒水村将优产富民作为目标,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合作社全面推广“返还式”和“股权量化”等共享机制,为农户提供农资、培训和技术服务;公司统一收购玫瑰花稳定货源,为村民增收提供保障。

如今,玫瑰已成为小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全县3300多户农民参与其中,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村民富起来后,积极美化庭院,玫瑰点缀下,家家都有景;步行栈道、乡村图书馆、生态停车场,设施建齐补强,小山村吸引来八方游客。“在村里生活70多年,这几年的变化格外大。”坐在自家民宿小院内晒太阳的袁长荣,一家曾住在山上,吃水都靠人力挑;后来搬到山下,盖了木屋,空余的房间改造成民宿,去年有10多万元收入。现在像他一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

村强、民富、景美、人和。当年“穷山坳”里的乡亲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正慢慢变成现实。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十四冬 智慧全运会”简约不简单
下一篇:天津滨海新区 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