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驼产业让农牧民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2024-03-01 16:11:52    内蒙古日报

“驼产业可是我们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我2022年和2023年投资了60多万元,建设了新的圈舍、挤奶车间、饲料库,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养驼的收益一年比一年好。”谈起养驼产业,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呼和乌拉嘎查牧民布和都林乐呵呵地介绍道。

在宽敞的标准化钢结构圈舍内,只见一峰峰骆驼膘肥体壮。“我家现在有挤奶母驼80峰,一天奶量约230公斤,我2天送一次奶。我们过年也没休息,正常挤奶、送奶。”布和都林说。

布和都林是80后,2013年以前,他一直在外地打拼,跑运输、做生意,虽然有收入但并不稳定。看到驼产业的良好前景,布和都林回到家乡开始创业。2016年,他创办了驼漠情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已步入正轨,2023年仅驼奶收入就突破了160万元。我们有现在的发展,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布和都林说。

如今,布和都林通过抖音平台销售自家的驼羔、驼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新疆等地。此外,他还研究提高驼奶质量和产量的草料配方,提供给当地的养驼户。入股合作社的牧民,每年每峰骆驼分红1500元,驼毛、驼羔都返还给牧民,大家一同增收致富。

阿拉善右旗是我国双峰驼存栏最多的地区和核心区,目前双峰驼存栏数量达6.8万峰。近年来,该旗依托阿拉善盟双峰驼种质资源优势,抢抓自治区奶业振兴战略契机,从标准化建设、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入手,以聚力打造“重要的驼产业集散中心”为目标,建设以阿拉善双峰驼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骆驼科研院所、骆驼良种繁育基地、骆驼规模养殖基地、驼奶中转站等,不断延伸驼产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全旗骆驼养殖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科技研发一体化发展,驼产业已成为阿拉善右旗推进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目前,“阿拉善右旗驼奶”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拉善双峰驼入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区域公共品牌,“阿拉善右旗驼奶”入选内蒙古“一县一品”区域品牌,阿拉善右旗成功申报“中国驼奶之乡”;全旗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养驼大户、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60家以上,全旗驼产业产值突破5.6亿元,驼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全旗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亮丽名片。

“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新的一年我更有干劲了,我们的骆驼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挤奶母驼能达到200峰,大家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布和都林说。(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邰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营商环境,安徽肥西“赢”在哪?
下一篇:丽水农民收入增速实现浙江省15连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