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大同以“绿”为基竞逐能源赛道

2024-03-21 15:45:39    山西日报

3月18日,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邢庄村西的一处工地上,国电电力大同湖东电厂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这是该市规划布局高参数、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百万机组,打造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地的一个缩影。

作为传统能源供应基地,大同市从统筹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入手,持续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90%以上。与此同时,该市不断推动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煤炭、风电、光伏、储能、抽水蓄能、氢能、地热能等多元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

在推进煤炭和煤电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实施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的“三改联动”,该市2023年就改造了324万千瓦。在传统电能升级改造、“上大压小”的同时,该市续建、新建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16个,共145.5万千瓦。天镇县晋能10万千瓦光伏发电+10%储能项目、云冈区京能10万千瓦光伏发电+ 10%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新荣区隆基10万千瓦光伏发电+10%储能项目、华电福新云冈2.5万千瓦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电力装机容量1676.4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875.43万千瓦,占比达52.2%;风电、光伏并网容量861.66万千瓦,位列全省第一。

深耕“能源赛道”,竞逐前沿项目建设,该市持续推进储能、抽水蓄能、氢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其中,国网时代华电大同热电储能工程项目一期、中鑫电联新荣10万千瓦新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建成投运,山西浑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在加大电力外送线路建设上,推进了大同—怀来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成后,仅大同每年可稳定供应京津冀绿电约100亿千瓦时。而像新荣区丁崖500千伏变电站附近西村乡谢家场的中鑫电联大同合荣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建设容量100兆瓦/200兆瓦时,是该市去年5月新建成的一座大型“绿色充电宝”。据了解,该工程有效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在电力保供以及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彭国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省财政50.54亿元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