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让“粮田”变“良田” 黑河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4-03-22 15:29:54    黑河日报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黑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呈现一派火热景象,为备春耕生产打好主动仗,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有力支撑。

在爱辉区四嘉子乡卡伦山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项目建设管理和施工人员正在抢抓工期推进沟道防护工程建设,大型机械马力十足,穿梭在田间,机械、工人配合默契,放眼望去,一幅人勤春来早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据了解,该项目为2023年在建项目,涉及41条砂石机耕路、19条沟道防护、78座方涵、21个过水路面和一个晒场,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沟道防护工程,预计3月末完成所有工程量。”黑龙江省水利水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现场技术负责人丁志鹏告诉记者。

在卡伦山村村民心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轰鸣声,是今年春天最优美的旋律。“以前我们村这片土地高低不平,灌溉、排水无法保障,机耕道也不便,搞现代化耕种很不方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昔日农田变成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增收田,我们对夺取粮食丰收信心更足了。”种植户王金宏高兴地说。

爱辉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可告诉记者,爱辉区共有耕地面积169.69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33.08万亩。截至目前,全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5个,累计建设完成59.83万亩。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道路畅通、管网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使耕作条件实现了质的改变,有力推动了土地、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爱辉区计划在2026年之前将域内的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全市农业基础条件的重大支撑项目。近年来,黑河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采山表示,自去年入冬以来,中心组织各县(市、区)克服低温降雪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抢工期、提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50.64万亩,完成投资7.79亿元,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黑河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全省率先进入挂标环节,提前进入开春即开工状态。下一步,黑河市将在已争取到国家首批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个共计58.5万亩,总投资14.6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记者 吕游)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沙化地种出高产粮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