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北京4600余套电子眼严查“分心驾驶”

2024-04-17 14:33:56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安然)市公安交管局昨天发布消息,截至2023年底,具备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抓拍功能的非现场执法设备已达4600余套,比2020年9月1日开始处罚此项违法时,共增加了4000多套,增长约6倍。同时,“随手拍”也将“分心驾驶”纳入举报范围,目前已有司机因市民举报而受到处罚。

“车辆时速100公里,每秒运行距离为28米,看一下手机,哪怕只是看看导航,最少两秒,60米的距离已经开出去了。这就带来了巨大隐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鲁光泉说。智能手机日常使用频率快速增加,驾驶员“分心驾驶”情形也随之增多。

2024年1月7日10时47分,在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名网约车驾驶员驾车直行时,因看导航分心驾驶,将一辆过马路的自行车撞出,造成骑车人死亡。2023年10月13日20时10分许,在昌平区南环路,一女子驾驶私家车直行时,因与乘员聊天分心,将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撞出,造成1人死亡……

2020年9月1日起,交管部门将“不系安全带”“接打电话”违法行为同时纳入非现场执法范畴,第一批启用非现场执法设备570套。随后,不断增加执法设备及点位,截至2023年底,具备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抓拍功能的非现场执法设备已达4600余套。

市交管局透露,目前抓拍设备针对高速运动车辆的精准捕捉能力已经提升,可以确保捕获的图片内“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成像细节最佳,从而生成更为精准的违法证据图片,形成执法数据。系统会抓拍两到三张照片,确认车辆在移动过程中,驾驶人有操作手机等“分心驾驶”的持续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分心驾驶”违法行为并作出处罚决定。

据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整个过程中,前端设备采集的图片上传后,录入人员针对一部分违法特征不明显,或图片质量不足的数据进行一次初筛,再进行二次审核确认,经人工审核确认后,将符合要求的交通违法数据导入执法系统,并通过短信等渠道告知违法行为人或车辆所有人。

与此同时,交管部门的“随手拍”举报平台上,也可以对相关举报进行处理,目前平台已成为交管部门治理“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自去年至今,交管部门正逐渐强化针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整治。今年内,警方计划针对现有200套设备开展升级改造,提升现有设备捕获率,抓拍准确率,并新建“分心驾驶”抓拍设备130套。

“分心驾驶”的现场执法已成为路面交警日常执法工作重点。警方将充分利用交警铁骑车载设备,在巡逻中发现并记录驾驶员“分心驾驶”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处罚。同时,路面执勤民警也将增强对各类“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现场执法力度,将其纳入日常执法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执法管理实际效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人才可评职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