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草原添绿意 牧民增收益

吴 勇    2024-04-19 09:34:29    人民日报

春到草原,一场降水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萌发生机。

一直以来,苏尼特草原上的居民大多以自然放牧为主。但草原生态较为脆弱,难以支撑传统畜牧生产方式。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推行抗旱型畜牧业,在确保牧民基本生产生活的同时,兼顾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草原生态恢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锡林郭勒盟盟长罗青介绍,实施天然草场修复工程,加强天然草场保护建设,必须同改善牧民生活有机结合。2023年,锡林郭勒盟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966万元用于饮水安全保障和饲草料储存保障。“2024年计划在苏尼特左旗投入资金1275万元,建设6个托管代养基地项目;在苏尼特右旗投入资金2774万元,实施2个托管代养项目。”罗青说。

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脑干希力嘎查,是一个以养牛为主的牧业嘎查。去年12月,嘎查里5个年轻小伙子开办的全混合日粮饲料加工厂正式营业。负责人查干呼告诉记者,日加工能力50吨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记者了解到,苏尼特右旗已在全旗范围内试点建设了10个全混合日粮生产基地,财政给予补贴,助力牧民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引导牧民走半舍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为发展托管代养畜牧业奠定基础。目前牧民生态意识普遍提高,主动按照草原承载能力调整牲畜数量的意愿显著增强。

赛罕乌力吉苏木党委书记布仁扎那算了一笔账,“一头牛吃传统草料每天需要28元,吃全混合日粮只要15元。按配方调配的日粮比草料营养价值高,价格又便宜,相当于花普通草料的钱,摄取了育肥需要的营养,成本大大缩减。”

锡林郭勒盟委书记张佰成表示,“鼓励引导牧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需要在加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和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做很多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责任、有信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型生态畜牧业道路,推动畜牧业节本增产、提质增效,实现草原生态全面恢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浙江宁波: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