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合肥市集聚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低空之城”——

“飞”出来的新赛道

2024-04-30 14:58:48    安徽日报

“五一”假期临近,不少人提前做好了出行计划。坐高铁、坐飞机、自驾……还有其他出行方式吗?

如今,低空飞行已经悄然走进老百姓的生活,速度快、体验新。从合肥到黄山旅游,一些游客选择低空旅游航线出行,提前买票、登机,在近3000米的空中尽览沿途风光。

除了低空观光、低空飞行的普及,“空中的士”、物流配送、紧急救援等多种场景的应用,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样化服务。

今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这一“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也是合肥市顶格推进的未来产业之一,该市将目标瞄准“低空之城”,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

目前,合肥市已经集聚低空经济企业近100家,初步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载人eVTOL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核心,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多样化新能源航空器的企业。去年,这家公司将企业总部从外地迁至合肥。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企业选择将总部搬到合肥的重要原因之一。”零重力飞机工业首席战略官陈炎告诉记者,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服务很贴心,会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产品的研发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加速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

零重力也不负众望。备受关注的ZG-T6倾转旋翼eVTOL缩比机已于去年9月试飞成功。该飞行器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力机型,主要服务于城市、城际等中长途交通。

“我们以新能源航空器为载体,在推动航空产业‘绿色革命’及先进空中交通的发展上持续深耕,为早日建成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贡献力量。”陈炎说。

未来,出门“打飞的”或许将成为常态。合肥市政府和近百家上下游企业正瞄准这一全新赛道,着力加速合肥低空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合肥市已累计完成低空飞行9000余架次,在全省份额占比从2022年底的0.7%增长至2023年底的33.6%,低空飞行小时数同比增长超5倍。

纵观全省,浓厚的行业发展氛围推动着合肥市打造“低空之城”。2023年,安徽省累计开通43条低空航线,低空经济规模突破400亿元,集聚通航控股集团、亿航智能等30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安庆、六安、宣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记者 朱 卓)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浙江浦江县推动科技人才共享使用
下一篇:建设服务平台 规范零工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