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故宫获捐约3.71亿元,用于古建修缮、展览展示等方面

半个多世纪首次大修 承乾宫将重现300多年前模样

刘冕    2024-05-11 14:46:08    北京日报

顺治皇帝的董鄂妃、咸丰皇帝的母亲……紫禁城里的承乾宫,因为这些赫赫有名的“房客”,被大众熟知;又因为当过陶瓷馆等展厅,收获了一众观众。3年后的2027年,随着承乾宫保护项目完成,观众有望体验康熙视角,一睹300多年前的承乾宫盛景。

这个令人期待的项目,是香港赛马会和其慈善信托基金共同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捐资故宫博物院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部分。故宫将获捐约3.71亿元,在2024年至2028年,开展“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除了古建修缮,该计划还涉及展览展示、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考古研究、社会教育等。

半个多世纪首次大修

承乾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永宁宫,如今鲜见其明代修缮记载。崇祯五年,它更名为承乾宫。

清康熙三十六年,这座宫殿重建。“今天所见到的,基本就是当时重建后的样子。”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主任赵鹏提前给大家留了个念想,“这次工程的完成时间预计在2027年,正好是其重建后的330年。”

乾隆至光绪年间,承乾宫有多次“保修”记录,但规模很小。1929年,这里迎来过一次较大规模修缮,改善了部分清代遗留的残破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保护工程力度开始加大。尤其是1973年,承乾宫经历了一次相对彻底的维修和改造,门窗等都有调整。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这里未曾启动大规模修缮,只是不断进行保养。

唤醒独一份鸾凤软天花

虽然一直处在开放区,承乾宫依旧有很多秘密等待发掘。举个例子,其正殿的明间和次间绘有鸾凤软天花彩画,在故宫里是独一份。“故宫有软硬两类天花。前者占总量不足两成,且主要集中在东西六宫。”专家解释,软天花是以纸或绢托裱的彩画纹饰,裱糊于白樘箅子(顶棚)底纸上。目前,尚未发现有明代完整软天花留存,仅承乾宫与永寿宫完整保留了清初软天花。

“不仅是保护,还希望能加强合理的利用。”这是该项目团队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确实,这次修缮,不仅是修。经过最近几个月深入研究,软天花的秘密被一点点揭露:天花背面铺有苇席,这不仅可以挡土,对整个天花的结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看起来很薄的天花,颜料下面含一层绢,8层纸,且包括皮纸、苎麻纸和竹纸;勘察剖面被放到显微镜下,分析软天花绘制工艺做法……“这些都可能是软天花得以保存300多年的‘功臣’,每个细节都不能放弃。保护的流程必须科学且合理。”项目团队成员介绍。

将成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

为软天花延年益寿的方案初步敲定——完成病害调查;实验室对比不同措施效果;现场实操,全面记录;观察修复前后效果。

目前,部分工作率先在承乾宫两侧梢间开展。这里的天花是1929年绘制的。后续,团队还会考虑天花修复后的展示,以达到保护其载体、展示其魅力、传承其价值的目的。

保护项目中,土木方案属于传统且有把握的部分。目前,初步方案已完成。团队表示,要按照承诺的时间表保质保量完成计划。

承乾宫修缮后,将成为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用于举办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展览,展示香港和内地年轻艺术科技人才文化交流成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一体推进妇女儿童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撑起“半边天” 同心护“未来”
下一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北省从这些方面着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