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四川省巴中市点对点服务用工企业

畅通信息渠道 促进稳岗就业

王永战    2024-05-16 10:30:00    人民日报

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的松巴茶园里,一垄垄精修打理的茶树抽芽吐绿,三三两两的采茶人身挎小竹篓,正忙着采摘茶青。

“我周末就把娃娃带着一起来采茶。小家伙高兴得不得了,我还一天能挣150多元,真是一举两得。”52岁的梁玉梅住在巴州城区回风街道回风社区,离茶园有10多公里路。前不久,她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了“假日工”招聘信息,跟家人商量后就报了名。

“我们收集到采茶用工需求信息后,灵活推出‘假日工’,通过现场招聘、公众号、网站、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推送10余家茶园基地采茶用工需求岗位700余个。”巴中市巴州区就业局副局长刘继学介绍。

解决用工难,关键在于掌握供需信息并精准对接。“全市开展保障企业用工专项行动以来,我们形成了缺工企业、岗位需求、服务专员‘三张清单’,并进行动态管理。我们组建专班摸排企业用工需求,确定了50家‘用工难’企业,落实人社服务专员12人,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巴中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易建介绍,做好就业促进工作,重点是要做到“两头清”:一手摸清企业需求,全市对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情况每日调度、动态更新;一手摸清就业意愿,组织基层干部、就业信息员对域内返乡农民工、空闲人员进行摸排,精准掌握就业意愿,形成就业台账,并保持3天一更新、一周一核查,为促进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掌握第一手资料。

今年42岁的魏巍,已经在平昌县星光机械制造园内的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上班一个多月了,“前几年,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花了不少钱,我因为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不能外出务工。今年3月,我在平昌就业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看到裁剪工招聘信息,很符合自身条件。现在,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元工资,全家的生活逐渐向好。”

平昌县就业局副局长袁海介绍,2019年平台开通以来,平昌县就业创业信息化服务依托线下的194个单位、企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发布域外和本地用工信息1.6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

“为畅通用工信息渠道,我们除了推出人社专员精准帮扶,还通过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支书进企业、校企合作等10项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巴中市就业局局长王波介绍,今年以来,市里已先后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14场,利用各级官网、官微举办网络招聘会19场,为企业招工1449人,市内重点企业用工缺口已“动态清零”。

“就业不仅在‘招’,还在‘稳’。我们先后深入117家企业,发放政策惠企宣传资料,帮助企业解决招工方面急难愁盼问题。”王波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靠前助企纾困解难,提前谋划援企稳岗补贴发放工作,已完成600余家企业的参保稳岗信息比对,大力实施“雁归兴巴”提升行动,建成微创园15个、创业商街13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30万元,回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创业者408人,创办100万元以上经济实体127个,带动就业1500余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杭州市钱塘区率先完成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首单试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