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辽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脏乱差”局面彻底扭转

赵婷婷    2024-05-24 16:17:28    辽宁日报

5月23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锦州市、盘锦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3年,辽宁省启动实施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专项行动,坚持“清积存、建机制、补短板、保常态、重发动、强宣传”,突出一个阶段一个主题,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累计出动干部群众和扫保人员281.9万人次,清理农村“三堆”62.8万个、村内沟渠14.2万公里、积存垃圾289万吨。农村环境“脏乱差”局面彻底扭转,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辽宁省持续巩固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成果,强化制度落实,压实工作责任,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暗访通报,累计发现和反馈问题点位892处,并定期回访、督促整改,实现全部销号。

推动实施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设立村屯垃圾分类指导员、宣讲员,开展垃圾分类专业培训21.6万人次,全省垃圾出村处理量下降20%。实现垃圾处置设施终端跨省共享1处、省内共享6处,新配备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8.3万台(套)。全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费,由每村5万元提高到7万元。推动4个县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省累计达到24个。

此外,辽宁省还建立乡村建设“一库一单”管理机制,编制完成乡村建设项目库和年度任务清单。全省共有9799个项目纳入乡村建设项目库,今年已落实12类44项建设任务,总投资317.8亿元。

今年,辽宁省将建设美丽宜居村1056个,落实农村普及普惠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56个;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43条,谋划项目1083个;聚焦农文旅融合,持续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100个,落实重点建设项目120个。

同时,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6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20座,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5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4471户。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以上。新建改建农村供水工程30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以上。新建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4405个,实现全省农村快递服务全覆盖。建强乡镇卫生院32所、村卫生室979所。

因地制宜打好“持久战”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各市因地制宜,久久为功。

在持续深化日常保洁方面,沈阳市今年安排2.6亿元专项资金,新建秧棵收集点843个,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点985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027个,实现餐厨垃圾不出院、建筑垃圾不出村、生产垃圾不出镇、有毒有害垃圾不出县。同时,沈阳今年将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8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供水工程18处,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将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低收入群体住房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年内改造农村危房368处。实施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年内升级改造农村电网400公里,供电可靠率达到99.85%以上。

锦州市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和治理长效机制。实行户分类,做到易腐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等不出村;镇转运,合理配置垃圾中转站,将全市80%的乡镇垃圾转运距离控制在20公里以内;县处理,全市18座垃圾填埋场、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小型处理终端,日焚烧能力1300吨,填埋量150万吨,满足农村垃圾全部集中无害化处理需求。

盘锦市今年将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规划编制质量,完成全市200个村庄的规划质量提升工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消除农村垃圾治理死角盲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6%。进一步延伸乡村路网,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61.4公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计划投资5亿元实施盘山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大洼区农村供水达标巩固工程。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加快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下一篇:北京核心区33公里供水管线将改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