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滁州琅琊区:老年食堂“升级” 社区居民受益

2024-06-06 10:52:16    安徽日报

原来只有20多位老人就餐的老年食堂,提升改造后更名为社区食堂,从只供中餐变为一日三餐,就餐量增了近十倍,广大居民得实惠,运营企业脱困境。

近日,临近午饭时间,记者走进位于滁州市琅琊区育新路的一家老年食堂,如今这里已更名为“南桥社区食堂”,食堂内座无虚席,正在用餐的食客中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大家一边品尝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唠着家常。

“变化不小,不仅环境好了,而且一日三餐都能来吃,现在我和身边的老姐妹几乎天天来,把这里当成了自家食堂。”85岁的李奶奶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以前这里叫老年食堂,虽然我家就住在附近,但一看是‘老年食堂’,也不好意思进来。”正在用餐的市民李智告诉记者,前不久,老年食堂变成了社区食堂,便带着家人来试试,环境和饭菜口味都不错。

“现在每天有近200人来就餐,其中不少是年轻人。人气旺了,我们干好养老事业的信心也更足了。”承接南桥社区食堂运营事务的安徽国民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魏莉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国民养老公司接手运营南桥社区老年食堂时,每天只有二三十位老人来用餐,运营陷入困境。“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对原老年食堂进行提升改造,更换名称,向社区居民提供全年龄段、全时段就餐服务。”魏莉告诉记者,公司优化服务,一方面丰富餐品种类,另一方面提供低偿送餐上门服务,解决辖区卧床、残疾、行动不便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为了吸引周边居民走进食堂,我们推出了1元随便喝、堂食无限续的营养粥,同时还加强食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魏莉说。

琅琊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周莹洁介绍,作为一项暖民心行动,老年助餐服务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每顿1元至5元不等的中餐补助,为很多城乡老人带来便利。但在实际运行中,不少地方的老年食堂都遇到了经营困难,仅靠政府补贴难以维持。南桥社区食堂的成功试水,为破解此类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径。目前,琅琊区的老年食堂正陆续进行更名和提档升级。“让社区食堂逐渐火起来,让运营者有赚头,才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以及附近的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助餐服务。”周莹洁说。(记者 罗 宝 通讯员 王太新)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汇聚创新人才 积蓄发展动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