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阿尔山市:山野菜成“香饽饽” 群众乐享生态“红利”

2024-06-26 15:50:27    内蒙古日报

六月春光秀,岭上山珍出。眼下的兴安盟阿尔山市,草木旺盛,万物蓬勃。随着山野密林间山蕨菜、广东菜、柳蒿芽、荞麦芽等山野菜的繁茂生长,阿尔山人开始了特殊的“农忙季”。

“以前,这些山野菜都是随便摘来吃的,没想到现在成了我们增收的好帮手!”在阿尔山市明水河镇,居民刘红梅每天早出晚归,穿梭于林间,采摘着猴腿、蕨菜等山野菜。“现在蕨菜的价格已经涨到6元一斤,我一次能采100多斤,每天轻轻松松收入都能有几百元。”她高兴地说,这些风味独特的山野菜有的被卖到餐馆,有的被商贩收购,成为她夏日增收新途径。

阿尔山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原始森林茂密,漫山遍野生长着120多种山野菜,能够规模开采的就有60多种。近年来,依托生态环境优良、山野珍品种类繁多的资源禀赋,阿尔山市探索出一条集资源开发和生态采摘为一体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这几天正是山野菜最为丰富的季节,自然生长的山野菜纯天然、无公害,迎合了人们尝鲜的心理,达到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顺应了回归大自然的消费潮流。因为山野菜在市场价格高、销路好,在我们村里,村民采摘山野菜可增加收入达万元以上。”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党支部书记包勇对带动村民增收,挖掘开发山野菜价值十分用心。

阿尔山的山野菜不仅是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更以其别具一格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令人倾倒。用婆婆丁炸丸子、将山韭菜调成馅儿……伴随着清脆的翻炒声,跃动的火焰将各类山野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鲜嫩的时令山野菜,在厨师的手中完成了“华丽变身”。香飘四溢、味道鲜美的野菜美食引来了游客们的围观。

“没想到山野菜也能做出这么多种美食,真令人垂涎欲滴。”在阿尔山市丽粒小磨豆腐农家菜馆,游客赵宁品尝山野菜制作的美食后赞不绝口。

旅游旺季已至,随着来阿尔山旅游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乡村采摘游、研学游等沉浸式、体验式旅行方式倍受游客青睐,纯天然的山野菜也成了游客心心念念的“舌尖上的美味”。游客们上山挖山野菜,体验新农旅,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可以亲近自然、体验农趣、释放压力。

“看见漫山遍野的山野菜就走不动道了,‘短途山野菜采摘游’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味道,虫鸣鸟叫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前只有山野菜,采摘很治愈,会让人忘记一切烦恼。”来自长春的游客李刚说。

“我们开发了‘采摘季’系列文旅活动,还在群众中评选采摘能手,开发了野菜丸子、柳蒿炖排骨等菜品,扶持了本地合作社,生产了野韭菜花、腌蕨菜等产品,每年能带动300余户实现增收,现在我们的山野间步步都是宝,百姓空闲时天天都能采。”明水河镇党委书记祁学东说。

“西口十八款”农副产品是明水河镇西口农生源合作社主打的“招牌”,山野菜收购与经销也是其主要经营项目之一。随着“野山珍”走俏餐桌,合作社的生意风生水起,今年更是把山野菜的订单签到了国外。

“明水河镇的蕨菜以其绿色天然、营养丰富等原因,在韩国十分受欢迎,我们合作社的蕨菜全年出口量达18吨。山韭菜花收购也能达到20吨,在周边销售就供不应求。”农生源合作社理事长付成财说。

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山野菜认知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这些大自然馈赠的绿色宝藏已经发展成为阿尔山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阿尔山市将持续挖掘“旅游+”的价值,将山野菜作为农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口,继续开展“农民创收采摘季”“短途山野菜采摘游”等活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高敏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多家医院统一预约挂号时间
下一篇:北京发布2024年“田长制”任务清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