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北京鼓励高校创建“北京实验室” 每个每年支持500万元

2024-07-11 15:19:13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何蕊)瞄准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目标,本市鼓励高校建设一批北京实验室。市教委近日印发北京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实验室建设周期为5年,每个实验室按照每年500万元的额度予以支持。

办法明确,实验室将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创新任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研究方向应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依托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在相应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或达到相当条件,能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相关学科卓越发展,成为北京高校新的一流学科增长点。

高校提交申请后,市教委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对实验室择优立项建设。实验室在运行与管理方面,应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依靠高校全职教学科研人员,吸引国内外访问学者、优秀博士后等创新人才。市教委鼓励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科研训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

实验室建设周期为5年,本市将按照每年500万元的额度予以支持。实验室建设第3年,市教委将对其开展中期评估,并进行动态调整。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责令限期整改。建设满5年且通过验收的实验室,可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申请科研项目。

北京实验室是依托北京高校建设的科研平台,主要任务是面向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等,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组织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推动高精尖学科建设,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