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市民在家门口走路能到的距离内,就能享受到老年人生活照料、儿童托管、社区助餐等各类服务。
近日,市发改委就《北京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本市将在市民家门口优先建设、改造功能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功能。
居民步行范围内触手可及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我国6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居民主要生活在社区。能否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在“小社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
形象地说,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是通过在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服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本市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将优先和重点提供养老托育等急需紧缺服务,逐步补齐和拓展其他服务。
这些服务设施将建在哪?项目选址宜布局在交通便利、环境安全地段。本市优先建设、改造功能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暂不具备条件的可“插花”式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本市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废弃锅炉房、疏解后闲置的医院学校等优先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类、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便民商业类等多种服务。服务功能原则上不应少于3项,其中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服务不少于2项,原则上应配置养老服务或婴幼儿托育服务功能。
服务重点聚焦“一老一小”
三类服务中,基本公共服务类就是纳入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由政府保障的公共服务,比如养老助老、儿童关爱、公共卫生、公共体育服务等;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则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的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方便可及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社区助餐等;便民商业类指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品质化的商业服务,比如零售商业、儿童托管、家政便民、便民理发、餐饮等。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9项具体的服务场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读,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应统筹考虑社区服务供给和居民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功能。
这其中,“一老一小”是重点。养老服务宜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洁助浴等服务,有条件的社区还宜就近提供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托育服务宜为社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照护服务;儿童托管服务宜为3到6岁学龄前儿童和6到18岁学生提供课后和节假日托管服务,设置儿童阅览、游戏活动、课后自习、儿童心理治疗等服务。
支持建设最高补助5000万元
按照征求意见稿,本市将支持新建、改扩建、存量设施改造类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项目中基本公共服务类、普惠非基本公共服务类功能拟给予工程总投资30%、不超过5000万元的补助资金。
从运营模式上看,本市将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通过市场化择优、委托经营等方式,向运营主体提供免费或低成本设施场地空间,鼓励社区嵌入式服务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采用连锁、托管等模式,推动规模化发展。运营主体将以保本微利为原则进行运营。
对此,相关部门也将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的行业准入准营政策,简化相关许可审批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推广“一照多址”政策。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