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种植山杏林美了荒山鼓了钱袋

2024-08-08 16:05:40    内蒙古日报

入秋时节,草木繁茂,黄杏飘香。走进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小四家子退耕还林工程山杏林采摘现场,果农、游客穿梭林间,采摘、装箱一派繁忙景象。一坡坡、一岭岭的山杏林不仅筑起了绿色屏障,也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丰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赤峰市可产山杏核 9.6万余吨,按每公斤10元计算,可为当地农牧民增收9.6亿元。

多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依托地域特点,大面积嫁接大扁杏优良品种,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除了敖汉旗,赤峰市松山区、巴林左旗等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及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山杏林总面积达1064万亩。其中成林面积为893万亩,山杏资源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沙地、山地和丘陵,杏核年产量近万吨。

赤峰市现已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将生态林向生态经济兼用林转化,充分发挥仁用杏经济价值。同时,还进一步改善优化山杏品种,已引进、驯化、选育的品种有西伯利亚杏、围选 1 号、龙王帽、优 1 等 10 余个,并大面积嫁接大扁杏优良品种,盛果期平均亩产杏核可达500公斤以上。“十四五”以来,赤峰市各地采取封育措施封育山杏30万亩,进行仁用杏嫁接改造良种面积达到34.8万亩。(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刘忠友)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全市酒店接待人数有望破亿
下一篇:绍兴市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