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草牧场改良绿了草场富了牧民

2024-08-08 16:06:28    内蒙古日报

几场雨后,柠条长势越发旺盛,散发出草木的清香。眼前的茫茫碧野,是雷爱强家的草牧场,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财富”。

雷爱强的家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哈夏图嘎查,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边缘,曾因草场沙化严重,一度只能租草场放牧。2001年起,他开始在自家沙化的草场上种柠条,如今,2400亩草场已经全部覆绿。他还引进设备,将平茬下来的柠条加工成颗粒饲料,不仅能满足自家羊的日常口粮,还能出售一部分增收。如今,年收入近30万元的雷爱强,成了远近闻名以生态致富的榜样。

2021年,伊和乌素苏木启动实施百万亩草牧场改良项目,引进专业柠条种植企业对柠条前期种植、中期养护、后期验收进行全过程管理,保障柠条成活率。农牧户负责柠条的日常管护,每年能拿到10元/亩的管护补贴。同时延长产业链条,引入大型饲草料加工企业,实现柠条、杨柴就地转化。

好政策推动、好榜样带动,当地农牧民踊跃参与到草牧场改良项目中。据介绍,百万亩草牧场改良项目实施以来,全苏木共完成草场改良74.4万亩,其中农牧民累计自主修复草牧场62373亩,累计向改良户农牧民发放700多万元的种植监护管理费,农牧民真正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记者 霍晓庆 实习生 邬思湉)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今年全市酒店接待人数有望破亿
下一篇:绍兴市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