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

金华婺城建设“田间冷库” 实现蔬果“锁鲜”

马晓芬    2024-08-30 17:05:27    金华日报

尽管外面热得像个大烤炉,金华市七彩天宏家庭农场的冷库里仍保持着“冰点”,一筐筐丝瓜、番茄、青菜等蔬菜新鲜水润。

农场负责人章红亮说:“今年6月‘田间冷库’投用后,蔬菜瓜果的保鲜问题解决了,品质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错峰上市有了保障,价格能卖得更好。”得益于“田间冷库”,白辣椒、小尖椒错峰10多天上市,价格涨到原来的两三倍。尤其是羊肚菌,作为农场新增的品种,新鲜菇价格每斤150元,错峰销售后价格更加可观。

“田间冷库”投用前,章红亮没少为冷藏发愁。现在的“田间冷库”,总投资300多万元,有3280立方米,蔬菜有多少采多少,不用担心存放;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冷库,省了搬运环节。

“生鲜难鲜、未卖先损”是不少农民的烦心事。如今,“入库锁鲜、质优价美”成为许多农产品的卖点。从“难鲜”到“锁鲜”,一字之变的背后,是金华婺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的提升。

2022年,婺城区抢抓获批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试点县机遇,加强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畅通乡村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和服务带动能力。该建设分三批次立项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620万元。截至2024年7月,婺城区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计划年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完工率达到100%。

婺城区采用中央、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和建设主体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项目建设。“这其中,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投资额50%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投资额80%补助。”婺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方面,婺城区成立了以区领导为组长的“婺城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试点县领导小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好从项目、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指导、监管工作,并邀请专家教授进行实地教学,为做好项目夯实基础。

据悉,通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婺城区预计新增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多座,近3万立方米,新增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储藏能力2万吨,大幅提升农产品“互联网+”出村进城能力,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有了冷藏保鲜设施,怎样让设施利用最大化?“‘田间冷库’除了为自家农场服务,还免费帮周边农户保鲜。”章红亮介绍,农产品冷藏保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农产品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这种变化应该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截至目前,章红亮的“田间冷库”已为70多户农户提供服务。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嘉兴秀洲加快构建公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