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双鸭山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2024-09-03 15:57:46    双鸭山日报

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绿色发展,筑牢绿色屏障。双鸭山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围绕“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双鸭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治理,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多长合一的“生态总长制”,森林、草原、河流、农田等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建龙钢铁6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整治入河排污口492个。全市饮用水源地和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列全省前位;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宝石河被评为全省首个五星级幸福河湖。成功争取2023年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3亿元资金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鸭山坚持环境保护与利用并重,做好文旅资源开发开放文章,成功举办三届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带动全市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集贤县荣获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宝清县荣获“中国杰出康养旅游目的地”称号,友谊县北大荒农机博览园被评为全省对台交流合作基地,“多彩双鸭山”品牌愈发响亮。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生活空间,深入开展宜居环境创建行动,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牵引,坚持“内外兼修”,下更大决心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居民文明素养提升,让城乡文明和环境优美相得益彰。持续抓好老旧小区、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推进精细化管理向背街巷道、乡镇村屯全面延伸。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和治理,坚决打好保卫战。全面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落实。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开展燃煤锅炉治理。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实施矿井疏干水置换农业灌溉取用地下水工程,全面完成侵蚀沟治理任务,切实守护生态绿色家园。

围绕于此,双鸭山全力抓好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着力抓好生态环境整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散煤污染治理和燃煤锅炉改造淘汰,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0天、优良率93.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河湖管护,严控“入河排污口”,建立定期现场巡查抽查制度,全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66.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疑似污染地块调查采样,切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8项,剩余6项均按时序推进。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品质,组织开展《双鸭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升生态治理水平。全面推进“生态总长制”改革,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稳步推进“双碳”目标,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严控高能耗项目,协助建龙钢铁等4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申请获得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494万元,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生态文明底色。(记者 杨军 李莹莹)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资溪“双员”机制助力竹产业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