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杭州临平以路为媒培育“路衍经济”

涂玥、段国莎、王怡旻    2024-09-05 15:32:38    杭州日报

“当时的鸭兰村,四面环水,被称为‘只有鸭子才能游进来的村庄’。”近日,杭州临平交通运输部门举办“最美乡村路 临通共富桥”红色研学活动。在临平区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内,讲解员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崇贤街道鸭兰村作为早期党组织发展根据地的艰辛历程。

有人不禁提出疑问:村庄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地的?“全靠门前这条路嘛。”讲解员解释道。

自2018年以来,临平以大运河为主轴,坚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通过持续开发利用“路衍”资源,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目前,鸭兰村共建设完成了4条“四好农村路”,总计4.48公里。“以前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限,村民们只能在家从事针线活。”讲解员说,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修建,在村民们通过传统绣花手工艺实现创收的同时,鸭兰村还以红色资源为核心,沿乡村公路打造红色研学旅游带,走出了一条研学助力共富的新路子。

从鸭兰村出发,沿大运河一路向北,沿线的运河街道共建设完成了5条“四好农村路”,总计6.915公里。以路为基,该街道北部四村开始一体规划、连片建设,开发了4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及多条农林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康养等乡村特色文旅线路,打造了一条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乡村共富通道,以此带动村民增收。这4个村庄也因此被称为运河北片“F4”,入选浙江省共富实践观察点。

目前,临平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375条,共计393.19公里,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的流动。接下来,临平将继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恩格贝探索沙漠治理新路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