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饮水安全便捷 用电持久稳定 路网四通八达 信号畅通高速

内蒙古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见功效

2024-09-06 15:33:22    内蒙古日报

“这条‘搓板路’修好后,从警务室前往银根苏木的时间将至少缩短一小时。”金秋时节,看着眼前压路机不停运转的繁忙景象,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戍边夫妻警务室的民警徐乃超满怀期待。

该警务室距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300余公里,附近有8户牧民居住。由于当地水质不佳,喝上“甜水”是他们的迫切愿望。

“不光修了路,自来水管道也铺着呢,大家马上就能喝上‘甜水’了!”让徐乃超激动不已的变化,得益于内蒙古深入推进的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有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边境线绵延4200多公里。为坚定不移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自治区党委高位推动、统筹谋划,2023年在全国边境省份中率先启动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当年见成效,这一做法在国家强边固防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交流。自治区出台的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紧扣边防部队需求,在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提升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营造抵边生活“拴心留人”环境方面做出明确部署。

一年多来,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各项建设任务加速推进。在饮用水保障建设方面,围绕建设饮用水源工程、强化应急供水保障、提升饮用水质标准,让边境群众从“有水喝”迈向“喝好水”的新时代;在供电保障建设方面,扩大电网覆盖、配套风光互补供电设施,提升边境地区供电保障水平;在交通建设方面,加强执勤交通设施、抵边公路、乡村公路的建设,升级口岸公路的建设,边境地区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加强移动网络深度覆盖、贯通有线传输网络、提升应急保障能力,解决边防部队、执勤哨点和农牧民通信需求的同时,提升了边境综合治理效能。

为确保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全面推进,自治区边防委建立了推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建设工作沟通调度机制,并加强相关部门的资源统筹和融合衔接,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区累计有61个哨所和1.6万边民的用水困难、63个哨所和1.8万边民的用电难题得到解决,贯通等级公路、巡逻路520公里,铺设光缆2471公里,新建通信基站208个,实现边防哨所移动信号全覆盖,331国道4G信号覆盖率从47%提高到74%,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正在加快改善。(记者 安寅东 通讯员 孙彦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晋城:多维发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