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奋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4-09-09 15:36:13    山西日报

启动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沿黄4市19县(市)实现基本绿化。2023年,总投资逾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扎实打好黄河“几字弯”治理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临山西考察调研,对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山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突出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实生态环境支撑。

筑牢屏障

强化水环境系统治理

金秋时节,行走在吕梁临县,黄河岸边一派生机勃勃。当地人说,二三十年前,这里满眼是荒山,刮大风时黄沙漫天。  

我省是黄河中游重要省份,肩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我省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先后出台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条例》,启动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净河、减污、治路、洁产、扩绿”五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持续巩固黄河中游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全省水土保持率达64.58%,人工造林规模连续3年全国第一,沿黄4市19县(市)实现基本绿化。

2023年6月,总投资逾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目前,285个子工程已开工234个,完工101个,工程效益已初步显现。

印发省《“十四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7座,日处理能力达345.25万立方米。完成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四年攻坚,推动流域内56个工业园区实现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41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治理率达到22.6%,超国家下达指标3.6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民生实事,累计完成101个国家监管和142个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创新发展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用一部手机就能精准掌握土壤温度、湿度和水肥情况,运用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实现节水50%……在忻州五寨1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临汾市洪洞县辛村镇农业节水灌溉片区等地,增产增效不增水,已成为三晋大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工信部“水效领跑者”的晋能控股集团华昱能源化工山西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节水技改技术的使用,实现了用水循环的零排放,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8.5%以上,每年可节约水费1600余万元。

我省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将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将经济活动严格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进一步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聚焦钢铁、化工、水泥、有色金属、食品等高耗水行业,创建14户省级节水型企业,有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建立14867个取水户用水统计名录,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在线监测计量基本全覆盖。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汾河流域6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3%,同比提高9.7%。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2023年压采地下水7512万立方米,断流近30年的晋祠泉实现出流,洪山泉、兰村泉地下水位分别上升1.75米和5.71米。

突出重点

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

右玉县被确定为全国五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阳高县、右玉县、芮城县、蒲县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乡宁驮涧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这些是我省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缩影。我省持续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学开展“三北”工程六期防沙治沙和林草植被建设,先后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0多万亩,持续减少入黄泥沙量。全面推动“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完成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省级自然保护区成效评估试点扎实推进。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连续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决定》《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决定》总河长令。全省各级依托“河湖长+检察长+警长”机制,推动620处历史遗留问题、108处河湖“清四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落实《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实施汾河流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治理修复面积1302平方公里。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幸福河湖建设导则》,推动全省76条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入库,汾河太原城区段,晋城九女仙湖、张峰水库,运城市圣天湖入选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凝心聚力

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七次会议将在山西召开。近年来,省政协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建设,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省政协主要领导领题开展“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并在全国政协作成果交流。

省政协十三届四次常委会会议聚焦“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高效节水”协商议政,提出5方面15条对策建议。围绕“加强再生水利用”开展专题民主监督和重点提案督办。

省政协指导沿汾6市政协建立“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机制,助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组织政协委员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0余件,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献智力、聚合力。

大河奔流,惠泽三晋。山西牢记领袖嘱托、紧扣战略定位、扛起使命任务,汇聚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记者 邓伟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晋城:多维发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