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赣州经开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暖心故事

2024-09-20 17:13:09    江西日报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今年以来,赣州经开区多个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改环境、强功能、提品质,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居民心中真正的幸福家园。

新铺设的柏油路、彩色的外墙面、规范有序的停车位……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在金龙花苑住了15年的姜全清很是感慨:“以前走进小区就闻到扑面而来的臭味,给人脏乱差、灰蒙蒙的感觉。现在环境美观了、小区亮堂了,而且雨污分流,线缆也规整了,住着舒心多了。”

金龙花苑于1999年建成,有两栋楼、88户居民。此前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化粪池、污水管道很少清理,导致居民苦不堪言。

赣州经开区黄金岭街道办事处城建办负责人邹长亮介绍,该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后,在着力解决外立面老旧脱落、线缆杂乱、雨污合流、停车难等共性问题的同时,增设了道路改造、便民活动设施、车辆识别道闸等,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今年65岁的老党员赖九生是该小区变化的见证者。2022年开始,他义务做起了小区保安,早上5时帮忙打开人行道闸,晚上10时10分关闸,经常半夜起来开闸。“以前没有道闸就一趟趟地跑,门口有乱停乱放的车,我就去挪,不然大家不方便进出。现在有了电动道闸好多了。我在家里安装了开关,如果临时有事,家人还可以帮忙开门。”

金岭路社区居委委员余丽华介绍,有不少像赖九生这样无私奉献的退休党员,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并积极参与后期自治管理,不求回报地为居民服务。

与金龙花苑相邻的电池厂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家老国企职工家属区。谈及改造前,在小区居住了32年的刘继华笑着说:“我最初是非常反对改造的,担心影响现有生活习惯,又怕改造后达不到预期,结果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为消除居民顾虑,工作人员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按需点单环节,变“帮你改”为“我要改”,由居民决定改不改、怎么改,让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大家想在小区里增设凳子休息,落实了;希望保留原先的两棵大树,也落实了。一件件反映的事情,相关部门都尽可能满足,大家幸福感就上来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刘燕珠说。

2021年以来,赣州经开区按照“一个小区一套方案”的思路,摒弃改造就是简单刷墙铺路的传统思维,在基础设施、功能品质、文化底蕴提升上做加法,围绕“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原则,将打造宜居环境和提升居民服务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

截至目前,赣州经开区投资2600万元改造了7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17.2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735户。旧貌换新颜,群众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谢 欢 李 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明年起数学等高中合格考缩短考试时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