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跨越数千年 冢开天下知

体量最大红山文化玉龙惊现内蒙古

2024-09-23 14:42:35    内蒙古日报

9月22日上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党郁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首次发布: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1.5公里处,新发现一座距今约51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最大积石冢遗址——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一件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百年考古以来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玉龙。

元宝山积石冢遗址,是内蒙古第一次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保存较好的北部圆形积石冢外墙直径23.5米,墙体可见六至七层台阶状,晚期积石堆直径28米。截至目前,累计发掘面积达14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21座、石堆3座、灰坑1座、祭祀坑1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各类遗物200余件,包括玉器100余件、玉猪龙3件。

2024年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元宝山积石冢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于4月末对遗址周边开展调查和勘探,5月启动正式发掘。发掘调查工作表明,元宝山积石冢是内蒙古迄今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

党郁认为,元宝山积石冢遗址考古实现多项重大突破,一次性出土的百余件玉器基本涵盖红山文化玉器的大部分类型,且发现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器物,佐证了西辽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深度交流,填补了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玉器研究的空白。元宝山积石冢遗址的发掘,显示出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文化源流应与红山文化存在传承关系。此外,出土的大量玉料、钻芯、玉器残件等遗物,为中国史前玉器研究再添新证。

红山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中国考古学文化之一,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开端。自1921年安特生于辽宁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发现红山文化彩陶以来,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已走过百年历史。今年,恰逢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70年来,红山文化发掘与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内蒙古赤峰与辽宁朝阳两地发现各类遗址1100余处,对探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民族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魏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杭州亚运会开幕一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