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安徽六安:“水管家”智慧调度 城水融合更美丽

2024-09-23 16:13:17    安徽日报

在六安市金安区城北镇,每当夕阳西下,当地居民总会来到苏大堰生态湿地散步休闲。

“这里环境好,是我们镇上的网红景点。你看,这河道里还有这么多小喷泉,晚饭后来这里散散步,吹吹晚风,一天的疲劳都消散了。”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而他口中的小喷泉,不仅是湿地中的一道景观,更是为了给水体增加氧气,促进水质净化。

2600多亩的苏大堰生态湿地,采用“预处理+床表塘”净化工艺,实现对苏大堰上游3座污水处理厂每天24万吨尾水的全收集和全净化,将主要水质指标稳定提升至III类以上标准,大大改善了入淠河水质。

新老淠河从六安城区穿过,10多条内河遍布城区各处。为了让城中的“水”成为一道景观,而不是糟心添堵的水沟,六安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政企合作,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城市水环境整治、建设和管理等工作,逐渐形成“厂网河一体、供排水一体、建管运维一体、城乡统筹一体”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让六安城区的水有了“智慧的大脑”。

在位于六安市城北水质净化厂的六安水管家智慧调控中心,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城区8个水质净化厂、44处泵站、5个调蓄池、近4000公里供排水管网等各类设施运行状态全部实时显示。

“站前区泵站的水位标识显示红色,我们及时启动了3个泵进行调度。通过这个智慧调控系统,六安市城区供水、排水、污泥都可以在这里实现科学调度指挥。”六安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中心主任赵高利告诉记者。

过去,六安市各个供水机构、污水处理机构都是独立运营,分而治之,导致该市用水、治水效率难以提高。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六安市通过政企合作,将城区主要的涉水资源统一交给“水管家”进行运营管理。目前,城区100%的排水、污泥、内河、中水资产,80%的供水资产都由六安水管家公司运营管理。截至去年底,六安水管家公司已投运供水厂4座、水质净化厂8座,供水管网1498公里、污水管网902.86公里、雨水管网1549.27公里。

“目前,六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1.5万吨/天,污泥处置能力提升到280万吨/天,新增中水生产能力5万吨/天,完全可以满足‘十四五’六安城市发展需要。六安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1%,这一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六安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颜莹莹说。

六安市城管局副局长鲍远利告诉记者,该市还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区、市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六安市城区“水当家”监管服务工作导则(试行)》,“水当家”与“水管家”建立起“一对一”有效工作机制。

“大水小水共治、水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已在六安初见成效。”据鲍远利介绍,通过与水管家合作,六安市在城南修建了淠河城南水利枢纽工程、在城北修建了苏大堰生态湿地,实现流域统筹治理。同时,六安城区供排水管网也在不断升级改造,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已经全部消除,城市内涝治理也卓有成效。去年,六安入选了国家第三批海绵示范城市,下一步,还将对城区给排水系统进行精细化升级,并进行“零直排”示范区试点,让智慧水管家助力六安城区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记者 袁 野)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杭州亚运会开幕一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